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写竹子的优秀作文八百字)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写竹子的优秀作文八百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2-16 14:49:15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写竹子的优秀作文八百字)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一】

2000多年前,他在竹林中,埋葬知音,摔琴为子期。从那以后,高山流水成了永恒的传说,伯牙摔琴,成了不老的神话。.今天,我走在竹海之中,山风过谷,竹叶“飒飒”作响,枝蔓飘动,好像用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那生死迷,那知音情。伯牙蒙恩师指点,到海岛研习“高山流水”,习成归来,他于竹林弹奏“高山流水”,偶遇子期。这不经意的竹林邂逅,黄昏斜照,子期的“绕梁三日,终不绝于耳”牵动伯牙的心。指间流露的,不只是单独的潺潺流水,更是情义的流露。

竹韵,韵在有情有意。血气方刚的伯牙,或许那时不再年少,他还是像竹那样情义两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子瞻提了出来,也默默遵循着。有一次,我走过一片竹林,已是严冬肃***,世间萧条落寞。冰冻三尺间,我依然看见竹毅然地挺在那里,没有被严冬吓倒,亦没有退却。东坡居士当年不也看到了这一景象吗?

东坡居士,面对鸟台诗案的打击,没有委屈求全,而是向竹学习,向竹致敬,大声的向世人宣告“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像竹一样,节节高攀,八尺男儿,峥峥傲骨,尽显英雄本色;苏轼甘愿做一棵草,但他向竹学习,成就了草的最高梦想。天地换新颜,用“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竹韵,韵在坚忍不拔。人生路上大风大浪,总有严冬肃***。但像竹一样,面对风霜不惧,而依然傲骨,再大的风浪也会挺过。

竹韵,换天地新颜,春风满人间。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二】

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发明:几千年过去了,无数文豪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把一个个方块字排列成序;而即便到了现在,这些序列仍然没有被穷尽。

———题记

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道这是表达一种相思之情。这八个字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我突然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面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好像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然而细品,你会发现诗经里的句子比徐志摩的现代诗有韵味;这倒不是说现代诗缺乏美感,而是它没有那样一个积淀在里面。譬如说在诗经里,青色的衣领就代表着读书人,那是周朝时候的装束;它无非描述了一个衣领而已,我们却能想到一个青衣少年迎风而立的样子,景致好像能荡漾起来。

而接下来我们就要想,为什么你这里写了一个青色的衣领呢?下文似乎跨度有点大,直接就跳到了“悠悠我心”。好像一看见青色的衣领,作者的心就揪起来了。这个句子美就美在它对仗工整却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青青”对“悠悠”,“子”对“我”,“衿”这个外在的表现对“心”这个内在的感情。若合一契。可是我能想象到许多的场景。那或许是一个读书人在进京赶考以前在收拾行装,他新婚莞尔的妻子为他整理好衣领,束好丝绦;也正是这个妻子用这八个字描摹出自己的倾诉。那或许还是一个英雄在期待有贤士来辅佐,贤士一般都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所以有着“青青子衿”。

我们很容易发现,看中国的传统文学,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的事情。它有时候缺乏逻辑,但是充满了遐思。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拘束以后,方块字就以我们想不到的方式信马由缰了。

我认为中国的古代文人精神多少都有点分裂。古时候,会写文章的人大都是政府官员,他们会经常写一些议论文类的奏折。所以,你去看这些文人留下的议论文、再去看他们留下的诗词,你会震惊于这出自一个人之手。

我认为,逻辑性的议论文,是能够译成外语;但是朦胧的意象,很难翻译。秦观有句脍炙人口的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从深处理解,这八个字使用了很多文学手法。譬如倒装,譬如拟人。因为理应是楼台在雾中消失,津渡在月中迷离。然而秦少游却写成了雾气找不到亭台楼阁、月色迷蒙了河津渡口。从字面上翻译出来会是一种体会,从内涵上翻译又会是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体会。所以,读中文时间长了,才能把方块字融入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里:这种积淀,惟中国之独有。

我们再来读一首诗经里的篇目《氓》。这首诗里的一个句子是我最喜欢的诗经名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汤汤,水势大而急;渐,音“坚”,意为溅;帷裳,是车的帷幕。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读这八个字,就是轻轻地一遍遍念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结合诗本身的意思,这里描写了一个被丈夫抛弃而被迫回娘家的女子渡过淇水;大而急的水流打湿了她的车帷。这里面说明了什么意象呢?我们发现这八个字看似是写水、写车、写帷幕,但实际上还是在写人。它是从一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切入,也许就是远远看到了这辆车涉过淇水。那么,我们会想象,车上的女子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想什么?伤心、解脱、怨恨、思念?

这就很像是在用文字拍一部微电影了。古人记叙一件事情、表达一种感受只有两个渠道:文字或者绘画。今人的文字和绘画功底,和古人是没办法比的;就像我们不能让古人和我们比摄影。然而古人用文字“设计”出的微电影镜头,比当下的微电影强。

我们再来看一个“片头”,取自宋人周邦彦的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并刀,并州出产的刀子,以锋利著称;吴盐,三吴之地的盐,其白如雪。这两个镜头说明了什么?我们发现词人用水比喻锋利的刀子。也许此时烛光摇曳,并州剪的影子投在青砖上,像水一样空灵。雪白的吴盐或许给人一种平淡、纯洁的感受。“纤手破新橙”,终于看到人了,然而,却只有一双手。我记得读过一篇文章,似乎讲了一个人参加绘画比赛,只画了一双手,却赢得了冠军;这里面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知道,在周邦彦这首词里出镜的人是名妓李师师。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你能不能想象得到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总之,“纤手破新橙”这样一个动态的描写,一下子就给本来逼仄、沉寂的场景带来了温馨、热闹。这首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读过很多遍;读到后来,似乎还有一点幽怨和惆怅。如果这里体现得不明显,我们就往下看:“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虽然只字未提,但我们能看到另一个人物;“纤手破新橙”的女子似乎在向他挽留。这样的文字对白艺术也是今人的影视作品中极少出现的。“城上已三更”,乍一听似乎是在催促他快快离去。然而读下去,确是另一番意象: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学数学,学排列组合,我知道方块字的组合肯定有一个极限。所以我处在一个矛盾里:我既希望看到更多的组合方法,又不想那个极限更快被达到。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朦胧?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三】

季节轮回的幅度一如既往地呈现出正常的弧线,美丽的季节里收获窗几明净的惬意。干净的天空下万物纯净无比,干净的风,干净的云,干净的枝条伸展出六月里引人流连的清爽。一份好心情,悬挂在枝繁叶茂的树上。六月的空气中,偶尔流淌出一丝丝甜蜜和一缕缕遐想。风从身边路过,微笑与欣然一起和着岁月的节拍摇摆。

几场雨的降临,令花儿开出了香,鲜出了妍。一场雨和另一场雨的抚摸,揉碎成遍地的花语,布谷鸟驾着轻盈的风,一路自南向北飞翔,啼叫声声中,青梅散发出了酸酸涩涩的味道。

雨后的新绿,在阳光下静静地氤氲着。触目的绿野,宛若一幅幅干净无暇的绿油油的图画,安静地躺在滇西北土地的脊背之上。

田地里,秧田正在安详地吸允着前天夜里新下的雨水,正茁壮成长的玉米苗,在阳光下的风中锻炼着自己渐渐粗大的腰肢。各种果实,在枝头叶间隐含着笑容审视乡间百态。

美丽的心情,从一棵树辗转至另一棵树,从一株小草流连至另一株小草。逃离歌舞升平的喧嚣,这里定然可以成为一方远离世俗的净土。

远处近处蛙声一片,间或不知名的小虫也耐不住寂寞掺和几声,心情就不由自主地平静了下来。乡下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清香,乡下的田间地头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饭后在这样的环境里悠然漫步,那是一种通体泰然的享受,那是一种身心释放的快意。

河水走过,石头依旧干净地保持静默。关于流水和落花的故事,关于河里各种小动物之间的秘密,石头是最最直接的见证人。但石头就是石头,依然恪守着最纯真的风格,从未曾泄露过。

池塘安静,再安静一些的是池塘里的水。鱼的心事始终是透明的,浮上来又沉下去。而藕把根扎进泥里,通过一些必要的转折,试图接近大地深处的秘密。

各种颜色的花儿同时鲜妍,红橙黄绿青蓝紫竞相绽放。姹紫嫣红的各色花开,打造出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盛大舞台,你、我、他,甚至万物,都是这个舞台中心的主角。

饱含水分的各种果树,花果累累,把这个夏天的内在,支撑得严严实实。待到金秋,这一枚枚果实就能蜕变成为一张张圆圆的笑脸。

不安分的野生菌,耐不住寂寞从山间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一时间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特色的山珍,还有一些从山里捎到了城里,于是城里的餐桌上也就多了一味乡下浓浓的情意。

乡下的六月,到处流淌着蜜蜜的夏意。走进乡下,干净的空气和满目的翠绿能让您寄身自然,走进乡下,淳朴的民风和浓浓的热情会让您流连忘返。

我看见了水杨树下泥泞的往事,暮色苍茫中牛背上牧童执起的柳条,正在乡间的路上演绎安详阜足的和满景象。老水牛悠闲的尾巴,把夕阳渐渐地赶下山头。

走进乡间六月,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六月晶莹滚动着的露珠里若隐若现,走进乡间六月,一幕幕动人的情节在蛙声里羽翼丰满。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四】

今天读了一首诗:不用裁为鸣凤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忽然想到了写这么一篇文章。

——题记

竹子,自古以来被文人吟诵,被画家作画,被人们学习。竹子,普普通通却又不平凡。他身上有着人们需要学习的精神: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竹子,一种及其坚强的植物。在它还是竹笋的是时候就已经很坚强了。在初春来临的时候,突破重重障碍,越过泥土,在还带有微微的寒冷中的春风的吹拂下,探出脑袋,茁壮成长。

此后,在以人们想不到的速度中迅速长成了大竹子。翠绿的枝,青青的叶,还有在傍晚时粘上的晶莹的露珠。这竹子,让自己迅速成长。光这一特点,人类就做不到。

初春,沉睡的竹子在春风的抚摸下睁开了眼睛。在这大好时节,它努力吸收养分,以资备秋冬用。因此,它显的勃勃生机。

仲夏,在太阳的暴晒下,人们都躲进自己屋子里了。可是竹子并没有屈服,在阳光的照射下,他越来越苍翠,仿佛是在享受着阳光。

深秋,在瑟瑟的秋风的吹拂下,万物凋零,秃秃的树枝上只剩下果实,而竹子依然葱翠,在一片枯黄中,显得格外耀眼。

隆冬,外面一片洁白。竹子煨着寒风,挺立着。人们一看变精神抖擞。竹子,不惧严寒,临危不惧,不仅使人们的好榜样,也是世间万物的好榜样。

此外,它能做成竹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五】

夕阳的美丽,只有看夕阳的人明白。夕阳的内心世界,也只有伫立在其身旁的人才能知悟。夕阳的话语,也只有仔细咀嚼的人才能尝出一点一丝的滋味。无私的夕阳,他总是用他的黄昏来衬托太阳的光辉。

今年暑假,我和我的朋友们当了一回志愿者,去了一趟敬老院看望那些孤独的老人。一进到敬老院的大门,老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来迎接我们,他们十分的热情,为了迎接我们他们还为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节目:扭秧歌、大合唱、说相声、演小品……玩的不亦乐乎,我们作为回报就是陪他们聊天、解闷儿,他们都说起了他们过去的故事,有一位老人还给我们讲起了她过去青涩的爱情故事,她说她们那个年代的爱情不像现在那么复杂,只是简简单单的,说的她还有一丝害羞,嘴角上还挂着甜蜜的笑容……中午我们吃了一顿美味的家常便饭。

下午我们还去了老人们的菜园,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尽收眼底,我们还摘了几个饱满的果实咬了一口,“真甜!”我说,我又突发其想,我想在这里亲自种一些果实,在这个意见征的其他人的同意后,马上就动起手来,我们先挑选种子,然后在敬老院老人们的帮助下,开始播种,我们很开心,老人们也绽放了笑容,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天空已从艳阳高照转为落日黄昏了,我们该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我们委托老人们帮我们照顾那些植物,他们说:“我们一定会帮你们照顾好的,你们一定要记得回来收获啊!”说着不免带着伤感,气氛越来越沉重,我说:“我们一有时间就会来看你们的。”我们骑着自行车挥手说:“再见!”我们走了一段路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夕阳的余晖照在老人们娇小的背影上,我不由的深思,思绪万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人们其实很孤独,他们长期没有儿女的陪伴,表面上很开心,可内心又有谁知晓呢?所以我们要多多关心这些老人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不再孤独,让他们享受老人们应享受的天伦之乐,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竹子意象的作文800字【六】

5. 根据原文,对书法美学意象差异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家的出身背景不同,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唐朝书家多与关陇健儿有联系。

B. 书法家的美学主张不同,六朝书家“以流美为能”,唐朝书家崇尚雄峻坚实的美。

C. 书法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书法家的美学思想。

D. 后世书法家追求一种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

6. 下列对“初唐时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唐的审美思想出现地柔靡香软的六朝之风的扬弃,转而崇尚雄峻坚实的风格。

B. 初唐审美思想经历了一段对六朝之风的背离之后,又走上了继承风韵和美的传统之路。

C. 初唐审美思想打破六朝权威迷信,走出靡靡艳歌式的`框架,崇尚质朴豪放和威武强健。

D. 初唐审美思想融入了时代内涵,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开拓和探索。

7.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生活是影响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影响其不同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B. 张怀瓘对王右军各体书法的评价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审美思潮的一种体现。

C. 张怀瓘对王右军各体书法的评价,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打破一尊,振醒沉闷,开启审美思想新的一页的意义。

D. 唐人为了求得自身发展,不惜标新立异惊世骇俗,彻底否定六朝审美模式,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参考答案:

5. C(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选项中所列都能算作是与“原因”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其它也都是由这个原因引出来的。)

6. B(理解“回归”是…要彻底否定”之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