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成长,很欣慰,在我们家长的呵护下,女儿顺利的成为初二的学生。
感谢李镇西教授撰写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这本书,不仅丰富了家长的心灵,也增添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知识,可以说,这本书,是现代家长的需要,读懂了这本书,仿佛读懂了孩子的心灵。
李镇西教授写的这一书,基本上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写全了,而且解答的也非常好。为我们家长提供工了很好的材料。
读李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你会发现《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李老师让女儿走出自卑的阴影,就是告诉家长,要树立孩子的信心;《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李老师指导女儿为班级效力,实则告诉家长们,这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教育,与生命的诞生同时起步》,李老师强调的,也正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请和孩子一起上网》,李老师表明的,正是我们家长应当明晰的,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的认识;《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李老师让女儿明白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就是让家长们要一路和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我叫女儿写作文》,李老师告诉女儿,“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家长,真实作文,就是做人;《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李老师的做法实际就是呼吁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倾听一下孩子的申辩呢?
许多家长都比较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许多孩子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怎么办呢?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好成绩跟好习惯是画等号的,“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一点不错。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迷恋网络,已经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家长的解决方法是自己不上网、孩子更不能上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么做,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的上网,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陪孩子一起上网。但是上网必须控制时间,带着任务上网,上网学习。但是,千万别被网络淹没。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闹矛盾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所以在许多事情上,家长往往都用“对着干”“不听话”“蛮不讲理”“顶撞”来形容。其实,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都有可能认为大人“不听话”“顶撞”“蛮不讲理”呢!这就是逆反心理。
面对孩子的“逆反”这怎么办?李老师的做法是“冷处理”,尽量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大家心平气和之后,再坐在一起沟通。如果是孩子错了,孩子必然会像我们道歉,但是如果是家长错了,也得想孩子道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嘛!李老师经常提醒自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刻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在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中,相对来说,孩子处于弱势而父母处于强势,这种强势是作为父母的年龄、辈分、生活阅历、“教育责任”赋予的。这种强势地位,往往是家长居高临下,面对孩子任何一点的“不服从”不容置疑的批评、斥责。不能说家长的批评都是错的,相反的确有时候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容置疑”的谴责中,家长作则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而孩子应有的尊严消失了,孩子争辩的权利也消失了,孩子需要的尊严、理解、肯定、宽容等等,统统消失了!
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家庭教育,只能不知不觉的培养充满奴性的顺民!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不幸的;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更是可悲的!
九零后的孩子为了“赶潮流”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卖一些明星的海报,而作为家长,管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追星”,这是一个比较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之所以说家长头疼,是因为的确有相当多的家长都对孩子的“追星”感到不可思议,同时担心这“追星”会影响学习。于是,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追星,甚至撕碎孩子保存的明星照或收缴孩子买的歌碟。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不断升级。
如何正确看待并正确引导孩子“追星”呢?李老师认为,家长首先还是需要懂一点孩子追星的心理基础。心理学上把成长重的孩子这种对名人的极度崇拜的心理称作“英雄崇拜”心理,这是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少男少女之所以比较容易产生这种狂热崇拜,这是他们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仅要求行动自主,而且希望精神独立;可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所寄托和依附,于是便把目光投向影星、歌星、球星们,并在思维上、行动上,甚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上都情不自禁地受自己偶像的感染和影响。所以,这种崇拜心理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得到家长的理解。李老师甚至认为,孩子不追星才不正常呢!
孩子最渴望的是家长能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能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但家长却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一有过错或表现得不出色,就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解释机会。是问一个不能吐露心声的孩子能忍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吗?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孩子、通情达理的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有些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些心理错位,比如: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或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其实,这样的“激将”法、“对比”法,只会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从细微之处发掘孩子的`闪光之点,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常记在心中、挂在嘴边,及时给予夸奖,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鼓励和信心的培养,李镇西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些心理错位,比如: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或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其实,这样的“激将”法、“对比”法,只会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从细微之处发掘孩子的闪光之点,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常记在心中、挂在嘴边,及时给予夸奖,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鼓励和信心的培养,李镇西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做事的标准去完成任务。根据孩子心理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只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形成一种“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虽然孩子的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能给孩子过重的精神压力,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书中李镇西教授的育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女儿第一次语文测试只考了个77分,面对这么差的成绩,他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女儿身上。他故作轻松地说:“呀,第一次就得了77分,下次争取上78分。”就是这样的鼓励,使他的女儿没有丧失学习的兴趣。说实话,没有哪一位孩子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差的考试成绩,如果孩子的家长一味地责怪,并施加压力,下次必须要考到多少分以上,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也许会更差。
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习),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成长,很欣慰,在我们家长的呵护下,女儿顺利的成为初二的学生。
感谢李镇西教授撰写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这本书,不仅丰富了家长的心灵,也增添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知识,可以说,这本书,是现代家长的需要,读懂了这本书,仿佛读懂了孩子的心灵。
李镇西教授写的这一书,基本上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写全了,而且解答的也非常好。为我们家长提供工了很好的材料。
读李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你会发现《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李老师让女儿走出自卑的阴影,就是告诉家长,要树立孩子的信心;《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李老师指导女儿为班级效力,实则告诉家长们,这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教育,与生命的诞生同时起步》,李老师强调的,也正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请和孩子一起上网》,李老师表明的,正是我们家长应当明晰的,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的认识;《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李老师让女儿明白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就是让家长们要一路和自己的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我叫女儿写》,李老师告诉女儿,“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家长,真实作文,就是做人;《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李老师的做法实际就是呼吁我们家长,为什么不倾听一下孩子的申辩呢?
许多家长都比较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许多孩子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怎么办呢?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好成绩跟好习惯是画等号的,“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一点不错。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迷恋网络,已经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家长的解决方法是自己不上网、孩子更不能上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么做,作为当代人,如果不上网,则与文盲无异。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的上网,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陪孩子一起上网。但是上网必须控制时间,带着任务上网,上网学习。但是,千万别被网络淹没。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闹矛盾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所以在许多事情上,家长往往都用“对着干”“不听话”“蛮不讲理”“顶撞”来形容。其实,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都有可能认为大人“不听话”“顶撞”“蛮不讲理”呢!这就是逆反心理。
面对孩子的“逆反”这怎么办?李老师的做法是“冷处理”,尽量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大家心平气和之后,再坐在一起沟通。如果是孩子错了,孩子必然会像我们道歉,但是如果是家长错了,也得想孩子道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嘛!李老师经常提醒自己: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一个优秀的家长,一刻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在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中,相对来说,孩子处于弱势而父母处于强势,这种强势是作为父母的年龄、辈分、生活阅历、“教育责任”赋予的。这种强势地位,往往是家长居高临下,面对孩子任何一点的“不服从”不容置疑的批评、斥责。不能说家长的批评都是错的,相反的确有时候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容置疑”的谴责中,家长作则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而孩子应有的尊严消失了,孩子争辩的权利也消失了,孩子需要的尊严、理解、肯定、宽容等等,统统消失了!
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家庭教育,只能不知不觉的培养充满奴性的顺民!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不幸的;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更是可悲的!
九零后的孩子为了“赶潮流”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卖一些明星的海报,而作为家长,管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追星”,这是一个比较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之所以说家长头疼,是因为的确有相当多的家长都对孩子的“追星”感到不可思议,同时担心这“追星”会影响学习。于是,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追星,甚至撕碎孩子保存的明星照或收缴孩子买的歌碟。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不断升级。
如何正确看待并正确引导孩子“追星”呢?李老师认为,家长首先还是需要懂一点孩子追星的心理基础。心理学上把成长重的孩子这种对名人的极度崇拜的心理称作“英雄崇拜”心理,这是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少男少女之所以比较容易产生这种狂热崇拜,这是他们青春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仅要求行动自主,而且希望精神独立;可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所寄托和依附,于是便把目光投向影星、歌星、球星们,并在思维上、行动上,甚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上都情不自禁地受自己偶像的感染和影响。所以,这种崇拜心理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得到家长的理解。李老师甚至认为,孩子不追星才不正常呢!
现在社会上已经许多孩子喜欢外国人的打扮、穿着、说话。而李老师推荐我们让孩子尽可能中国一些,所谓中国味儿,就是在精神气质上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能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李老师同样希望他的女儿能够具备世界胸襟,但前提是两只脚坚实地踏在中国的土地上。
作为一名教师,感觉还算合格,自己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和学生能够和和谐相处。但是,作为一名家长,总感觉不合格。在老公眼里,我是一个工作狂。老公也曾经说过不希望我太要强,要多顾家。因为我的性格就这样,老公爱屋及乌,也就容纳我了。儿子呢?特崇拜我,因为我爱读书,知道也比较多,加上一张快嘴,赢得了儿子的羡慕。但是,儿子也有不满的时候,如:爱唠叨,老让他去学习,不让尽情玩电脑、看电视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写完那作业还让读书d等等。于是,随着儿子年龄的长大,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和谐。当然,除了我约束他的时间以外,我俩是黄金搭档。因为我喜欢玩、喜欢活动。儿子遗传了我的性格。这就是我们的三口之家。
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习),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有着共同的疑惑:“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镇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长期担任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有了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这都体现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习、“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间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值得学习,而其中的许多做法,与我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发生了共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