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到来,清明节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有各种习俗,这一天大家都在进行各种活动。
我来到外公家,外婆正在制作清明果,看着就叫人眼馋。我和妈妈去洗完手后,也就参与进去了。
前部分由于我笨手笨脚的,也不会做,就在旁边记着做法:先准备各种味道的清明果馅;再把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后又放入凉水冲洗,反复两遍;然后加一点调料,将艾叶在锅里煮烂。
然后我便可以动手制作了,将艾叶连汁一起和糯米粉反复搅拌、揉匀。之后再将其搓成条,分成很多小块,将馅填入,最后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捏成各种形状了:外公外婆都将其捏成饺子形状,我不断尝试,总算有一些饺子的形状了,到后来,一个比一个好。外公外婆也都夸我聪明,我都不好意思了。
之后我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我在网络上查询的关于清明果由来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帮他化装成农民模样。没有抓到陈太平的清兵在村里添兵设岗,检查每一个出村人,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食物。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便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身上都染上了绿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采了些艾草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青溜溜的米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也就形成了现在吃清明果的习俗。
没多长时间,清明果便蒸好了,我挑了最喜欢的芝麻味,也许是自己做的吧,特别好吃,特别香,心里也特别高兴。
今年夏天,我读了《自然笔记之昆虫印象》,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书中叙写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昆虫,比如蝈蝈、蝴蝶、蜜蜂、萤火虫、蜻蜓等,还有一些现在已经很少见的,都说不上名字的昆虫,如花蹦蹦、金铃子等。作者用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写出了昆虫们的可爱,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昆虫们深深地喜爱。
书中《初春,第一只蝴蝶》写道:太阳西沉,晚霞醉红,我看见一只蝴蝶在晚风里飞。它飞得很快很高,仿佛是被风追赶着。蝴蝶有时落在一朵野花上,翅膀一张一合,就像掀翻着书页,供那几只蜜蜂阅读。看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了春天的美景,星星点点的小花绽放,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忙着采蜜。
还有一篇是写米虫的,看到作者把它养在小盒子里,隔三差五的看看它、逗逗它,还很认真的观察它……我好奇的跑到厨房去找米虫,想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是不是真的像文中所写的那么有趣。遗憾的是,我打开米桶,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一只米虫。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些可爱的蚕宝宝。看着它们破壳而出,从又黑又小的“小虫子”,慢慢长成白白胖胖的“大虫子”,每天都在不停的吃桑叶儿,还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它们很友好,从来不会争抢食物。它们还有一双双带着吸盘的脚,爬得很高也不怕摔呢!它们还给自己织漂亮的房子,像白花花的、金灿灿的带壳花生。最后蚕宝宝破茧而出,变成了蛾……这是第一次深深地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
《昆虫印象》真的很有趣,我多希望置身清凉的林间,亲近自然,化身自然守护者!
清晨,秋的使者静静地降临到人间,在乳白色浓雾的包围下,挥洒着手中的彩笔。当旭日东升,云清雾散之时,朝阳惊奇地发现,大地居然呈现出一片灿烂的金黄色!
一夜之间,稻子好像换上了节日的盛装,黄的耀眼。稻浪一层挨着一层,放眼望去,竟然茫茫没有边际。凉爽的秋风一阵紧接着一阵,金黄的稻田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此景,使人不禁联想起“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
在秋季,的确很难寻到春季那样繁多的花儿品种。然而只要秋菊怒放,整个秋季就不会寂寞。看,它开得多么热烈,多么奔放,红的热情似火,粉的清淡高雅,黄的金光闪闪,还有墨绿的,淡紫的……使人百看不厌。此时此刻,秋菊仿佛要把它所有的生命力量都一起并发出来,先给金黄的.秋天!
秋季,正是树林里热闹的时节,到处都是香气扑鼻的果子,使人垂延欲滴,忍不住想摘下一个尝尝鲜。
树叶黄了,落下来,像蝴蝶一样飞舞。它经历了冬的孕育,纯的萌发,夏的茁壮,此时,已经到了生命的顶峰,它满足了。树叶欢笑着,翩翩的从树枝上飘落下来,将生命与泥土融为一体,又开始孕育来年的嫩树叶儿……
冬虽纯净,但过于寒冷;春虽明艳,但过于妖娆;夏虽奔放,但过于炎热。只有秋的美,才是理智的,金黄的,充实的,给人希望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