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世界上最依赖的动物。也许你会说,男人不都是顶天立地的吗?怎么变成“最依赖的动物”了?别先急,认真观察现实中的男人,你自然会明白几分的。譬如,在一个家庭中,女人虽然看起来柔弱,可当男人不在时,她也能把家经营得井井有条;而男人呢,如果女人不在家,那将会是怎样的局面?至少有80%以上的会家不成家吧——男人天生就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依赖性!于是,大多数男人,夫人不在的日子里,他一定会觉得百无聊赖,断然不会独自在家安守本分,而是邀约自己那一帮“臭味相投”的哥们去“混社会”了。虽然也有很多男人,在外面艰难打拼,远离家乡的他们没有妻室的依靠,看起来也独自面对了;然而,又有几个男人的内心不渴望着有一个女人让他能依赖一下呢?
男人,世界上最虚伪的动物。看大千世界,几乎所有男人都在扮演着强者的角色。殊不知,在他们那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却包裹着怎样一颗脆弱的心!于是,谎言则成了男人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从家庭到单位,从领导到基层,如果你想听见几句真话,恐怕比上咱“蜀道”更难吧。当男人因自己的能力有限而达不到预定目标的时候,一般而言,他即使心里存在着自责与不安,也不会当众承认自己的失误的;而是找出种种客观理由,说得你心服口服——甚至会不择手段,嫁祸于人,紧紧遮掩着自己致命的`缺点,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有着超强的主宰力!
男人,世界上最无奈的动物。据统计,英年早逝的男人居多,而男人的平均寿命也远不如女人长。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来源于男人的无奈。身为女人,不痛快的时候,尽可以号啕大哭,以泄心头之恨、之怨、之伤、之累……如此方法,不仅为自己减了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换来别人的同情呢。试想,身为男人,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那成何体统?恐怕非但换不来同情,唯一得到的只有嘲笑与蔑视呢。因此,身为男人,从一出生开始,爸爸妈妈也会经常教育他“要像个男子汉”“男人流血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于是,男人劳累的时候,忍着;气愤的时候,忍着;委屈的时候,忍着;伤心的时候,忍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很多男人忧郁成疾。再试想,我们口口声声说男人自私,就没想过,男人,不自私行吗?丈夫有外遇,女人可以用眼泪换来同情,这都是男人的不对;妻子红杏出墙,那则只能怪男人无能!男人在外面打拼,高压的环境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对家人依赖一点,也不过分吧?至于虚伪,那也是被社会逼出来的。社会对男人的期望值过高,要求男人在任何时候都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于是当他们竭尽全力也无法取得成功的时候,当他们偶尔做错了事,别人无法原谅而自己又想重新找回失去的尊严的时候,男人发明了谎言。
解析男人,不难发现,男人自有男人的优点与缺点,男人更有男人的苦衷。其实,当我们真正了解男人之后,你会发现,男人,不仅是世界上最自私、最依赖、最虚伪、最无奈的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宽容的动物——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
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的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开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水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