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我们从小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为将来打基础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进入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在那里轻松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几年前我就对我们学校的整体面貌有一些看法,希望学校的外观能有所改变。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在学校建设方面的意见。
首先,我们的教学大楼可以采用独特的建筑风格,如果是一座带有科技元素的几何造型的大楼,一定会非常引人注目而且也会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楼不用太高,四层就足够了,一至三层为同学们学习的教室,四层作为学校的娱乐活动中心。屋顶不要平的,顶部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可以采用钢化玻璃材料,能够看到外面的天空和天气的变化。就是在雨天我们也可以在室内锻炼身体上有趣的体育课。教学楼的外墙重新粉刷,选用有人物情节的图画,比如世界冠军刘翔跨栏的瞬间,可以让同学们从小树立为祖国争光的理想和学习的榜样;或者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提高同学们的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其次是操场,必须有各种绿色的植物,鲜艳的花朵。让同学们亲手种一些小树并由我们自己管理,让小树和我们一起成长;再将松树修剪成卡通人物或小动物的'形象,既能装扮学校又能培养同学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足够大的操场被绿色包围着中间镶嵌一条五彩缤纷的跑道,在上面奔跑就仿佛越过一道道彩虹,多么美妙呀!
还有我们的教学楼内,除教室以外最好也选用彩色的墙面而不是大部分的白色,墙面上设计有名人角、文学角、科学角和艺术角,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建议在每一层都设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英语角,这个角落的设计必须带有西方的异国风格,选用有代表性的物品进行装饰,在这里每个人只能用英语交流谈话,让人一走近就好象进入了另一片天地。
我爱我们的学校,我希望我的梦想能够成真,祝愿我们的学校成为每个孩子渴望和向往的人间天堂。
望着那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看着井架上的工人忙碌的身影,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要建筑建筑物或高楼的时候,建筑工地上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为了建好楼房而费尽心思,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虽然和泥土,砖头打交道,但经过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建出了一座座漂亮,美丽的楼房来。
不管白天昼夜,不分严寒酷暑,他们总是一刻也不停歇,一直不知疲劳地工作着,不论人们怎样轻视,看不起他们,他们也毫不理会,他们一心想着工作,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到了忘我的境界。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太阳像大火炉一样烤着大地,就算站着不动,也会像蒸笼了的包子,一下子就大汗淋漓,更别说他们了,他们的脸被晒得黝黑,豆大的汗珠像雨点一样洒了下来,再经他们这样一抹,简直成了大花脸。
在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呼地吹,像刀子一样割在人们的,刚刚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就两腿发软,双手通红,可他们仍在工地上干活,只见他们不时地朝手上哈一口热气,又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中。
建筑工人们的这种精神,使我想起了露珠,露珠如宝石般美丽,是五彩朝霞的伴娘,奇异花草的美容师.可它却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给泥土,去滋润花朵。
他们这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令人敬佩。建筑工人,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
我以全区第41名的成绩考上了泉港一中自主招生。我想,我们二中图书馆也是有一点功劳的。
中考冲刺倒计时第十天,老师通知我们图书馆对我们初三学生开放(没有时间限制。我听了还有些不以为然,对于我来说,在哪里读好像都一样,总有七七八八的事让我静不下心,而且图书馆人多,嘈杂声肯定不少,对于强迫症晚期的我来说,似乎一点声音都会让我的心思飞到九霄云外去。图书馆,哪能帮到我?
倒计时进入了第四天。晚上在食堂吃完饭,我打算去辅优教室背政治历史,而垚坤一脸期待的来找我:“我们晚上去图书馆看看吧。”“有什么好看的,还不是那样。”我有一丝不屑。“正好天气热,蹭蹭空调也OK吧。”也对,最近天气闷热,连一丝风风都没有,在辅优教室肯定会热死,还是图书馆去看看吧。然后我们便背着书包溜到了图书馆。
一进门的感觉,应该只有“静”了。图书馆里面人不少,初一初二初三都有,可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发出了不该有的声音。四台空调呼呼地鸣叫着,吹得书页沙沙作响。我们坐在门口的那排桌子上背诵政治历史。初一的同学尽管没有面临中考,也什么声音都不敢发出。我想,他们的学长学姐正在拼命复习,在那种环境下想吵也吵不起来吧。时间滴答滴答,知识点哗啦哗啦,当我过完一遍浓缩版政治提纲后,一看手表,才不到一个小时,这比我之前快了一倍还多!我想,这真是个好地方啊,我要天天都来。
之后的三天,我每天都会去图书馆复习,许多同学也紧追潮流,来到了这里。第一排靠门的桌子,坐的全都是我们七八班的男生。我会小声教宇豪他不会的英语句式。雨培买了一本《数学万维》,摸着他镫亮的光头叫我给他改一改。当我在做化学卷子的时候,健健和林铖总会在我旁边提出不一样的见解。这还是那些嘻嘻哈哈的调皮男生吗?图书馆真是神奇的地方,所有进去的人都好像变了。最后几天在图书馆的日子,虽然复习得挺苦的,但我也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
也许这并不是图书馆的魔力,而是我们内心的觉醒。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切靠自觉,稍微一不留神,对手已越千里。我们不愿落后,于是泡在图书馆了。这里的环境,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二中图书馆也不是如此的吗?校长创造了它,它给了我们环境,成就了我们,这多好啊!我认为我自主招生的成功,大部分在于最后几天在图书馆那疯狂的学习状态。不知为什么,在那里我就会忍不住翻开书,思绪也不会瞎跑。我爱二中图书馆,这是我获得成功的地方。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二中学子可以在图书馆找到最好的自己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主要的物质环境。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建筑上凝固着人的生活,他们的需要、感情、审美和追求。建筑把这些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理想中去。建筑成了人们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
我本身对中外建筑史比较感兴趣,所以本学期专业选修课选修了中外建筑史,特别的想去了解中国的建筑史和外国的建筑史。比起景观建筑,如果再给我一次重选的机会,我还仍是会选择中外建筑史。选修了这门课,老师的课件丰富多彩,视频也很多样化,对我的教学非常的有帮助。老师精心的备课使我的收获非常之大。虽然有时候上课的态度不是很端正,玩手机睡觉都有,但是也不是因为上课枯燥导致,而是自身的原因。我深刻的觉得中外建筑史是门非常有意义的课,对我学房地产的甚至整个学建筑有关专业的都很是有必要去学习这门课,读建筑有关的专业连建筑史都不了解岂不是让人笑话,还有这门课对我们以后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课后特意的认真地去看了中外建筑史这本书,分别初步的了解了中国建筑史的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宋、辽、金、西夏建筑,元、明、清建筑,近、现代建筑。还有外国建筑史的古代建筑,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其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古代建筑和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解,以便我阅读时更深的理解。
早在奴隶制时代,人类的建筑活动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成就比较高,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埃及、西亚和波斯得建筑传统流传甚少,唯独希腊、罗马的建筑在欧洲一直流传,得以发展,并统称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古典文化,把它们的建筑统称为古典建筑。古代建筑又分为了古埃及建筑,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的建筑和古美洲建筑。
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是古代西亚文明的两大核心之一,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埃及土地肥沃,农耕发达,自然条件温和。埃及人拥有相对安定的今世生活,也积极乐观的期待来世。因此,投射到建筑上,就表现为埃及人用石材建筑起庞大的陵墓和神殿。埃及建筑没有受到外来的影响,相对稳定,其象征性独树一帜。
从艺术传播和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希腊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公元前11~前8世纪是希腊神庙建筑的起始阶段。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石造神庙开始形成,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一过程也是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又被称为男性柱,爱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也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更准确的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及柱子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罗马的建筑擅长用券拱技术。摆脱承重墙,扩大内部空间是当时罗马人在建筑结构上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摆脱承重墙与扩大内部空间是采用十字拱。十字拱只需要四角的支柱来传递荷载,废弃了承重墙,而且十字拱便于开侧高窗,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内部空间采光的要求。十字拱的实现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受力体系的配合。
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最主要的是拜占庭建筑。拜占庭时期最重要的是宗教建筑,一般采用穹顶和集中式形制。拜占庭的建筑是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这个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拜占庭穹顶结构体系完整也集中了统一的空间,是因为巧妙的运用了两端的半圆穹顶,以及两侧的通廊,这样便大大地扩大了空间,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然而内部装饰的艺术同样具有拜占庭建筑的最高成就。它借助于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
而西欧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减轻了拱顶的重量及侧推力,把十字拱做成框架式的,其框架部分为骨架券。特式建筑使用独立的飞券作为传递屋顶侧推力结构构件使得中厅利用侧高窗的自然采光变得很容易。将圆券十字拱等全部改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减轻了侧推力,增加了逻辑性很强的结构线条。哥特式建筑内部处理的最重要的一个重点是玻璃窗。玻璃窗的面积大,又是极易出装饰效果的地方。总而言之,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这些都是我在中外建筑史这本书里自己读到的能理解的东西,建筑伴随着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由于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期望老师能与我们多分享一些中外建筑史,也期望老师能带领我们去看看中国的古老建筑。以后在生活中我自己也会多关注一些各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和特点,特别要对我们中国的木构造建筑和清式建筑进行全面的了解。总而言之,我爱中外建筑史,我要了解中外建筑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