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zan)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xing)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竞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描写了夹竹桃的颜色、香味和最有特色的.韧性,描写得淋漓尽致。使人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夹竹桃。
文章先介绍了院子里的各种花草,从春天的迎春花到秋天的菊花,然后再介绍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一直都默默的开花,默默地奉陪着,充分表现了夹竹桃的韧性。文章这样写道:“然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吗?
后来作者访问缅甸,也意外的发现了夹竹桃的身影,花色比国内的还多。“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进走出。”作者在这样的花香里和缅甸的朋友畅谈交流中缅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中缅的友谊也更加芬芳了。
文章通过多方面对夹竹桃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作者的留恋和喜爱,我也喜欢夹竹桃,因为我更喜欢它默默无闻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韧性。
每一种寂寞,都有自己慵懒的角落;每一桩爱情,都有自己独特的面貌;每一个女郎,都有自己魅艳的颜色;每一样选择你都可以选择,或者留给今天的风、明天的云、蝴蝶的翅膀。(摘自朱德庸的《涩女郎》)
寂寞于人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呢?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于我看来,没有什莫不好,我喜欢享受片刻的寂寞,让自己躲在自己的角落里,充分享受着这一刻的空灵,让心绪自由的飞翔,让寂寞满满的蔓延开来,那是一片自由的空间;有时也会有心灵被束缚的感觉,寂寞无边的放大,无边的寂寞会像潮水一般涌来,压的心头透不过气来,那时感到的就是无助、是无奈……所以我会尽量让自己享受片刻的寂寞后尽快的恢复,脱离寂寞的纠缠,不让它有蔓延的空间。
女人的寂寞来自很多因素,时间的、空间的、客观的、主观的……不管哪一种寂寞,都会有别样的美丽,哪怕是凄美的。女人的寂寞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灵的寂寞,因为女人含蓄、女人内敛、女人羞涩……
不管是什莫因素导致你感觉寂寞,还是尽情的享受它的美丽吧。就像孤独,有时也是一种超然的享受,我喜欢享受寂寞、喜欢享受孤独……
开学前夜,终于吧另一本书看完——一本让人读着心酸的书。《一颗破碎的心》,作者马丁德里。
很多人或许都读过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个人传记,但是很少有一本书能够展现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犹太人的心理历程。
一位犹太医生,与一位优柔寡断的德国医生结婚。1943年被捕,在监牢里,她一自己的母爱和自己的5个孩子保持着书信联系。她的孩子,一位14岁的小女孩,居然可以在防控警报不断的城市,操持一个5个人的家——4个弟弟妹妹。
她的丈夫,一位优柔寡断的男人。在战争爆发前,居然与其离婚,投入一位德国籍女人的怀抱,即使他们还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始终没有了那份情亲。
母亲莉莉在牢里与自己的孩子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这也是唯一使她可以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动力。1944年6月,长达一年多的书信来往中断了。因为母亲莉莉,已经进入里奥斯维辛的毒气室。
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凝聚在了100多封有关家庭琐事的交流中。二战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就鲜活的展示在我的面前。无论是德国的书评届还是亚马逊图书网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也不惜给予这本书我最高的评价!
大概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一千多页的《红楼梦》读完了。断断续续的想法感触时常冒出来***扰着我。黛玉的灵魂,宝玉的痴玩,宝钗的大气持重等等时时颠来倒去着难以入睡。
不知从何开始一部巨著,那么就稍稍点评一下后四十回吧。读完后四十回的感受其实与大多读者差不多:后四十回比前八十回的质量确实稍差。部分章节显得比较迂腐。比如宝玉大谈《四书》,之乎者也;光贾政外任的事情也用去一个回目。这些与原著的差距比较大,脱节也相对严重。另外八十一回的衔接也显得牵强。八十回写到败落了,八十一回却写了“四美钓游鱼”感觉不是很好。当然,后四十回也是有可以的`地方。黛玉致死至少写的还算可以,让人悲戚难忍,失之可惜。总的来说,后四十回还算勉强过得去。我不认为这个是狗尾续貂。至少有这个观点的人自己也不见的可以写到高鹗这个水平。
别的不说,就简单评论一下红楼梦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美好女性吧。
我个人还是倾向宝钗的。宝钗的性格大家应该都熟悉,前人评论的也比较多。我虽对“金玉良缘”不这么赞同,但是抛开“金玉良缘”来看宝钗,她绝对是一个完美的妻子。而黛玉,做妻子恐怕没人可以受得了。我看宝玉也不例外。她只适合做情人或者红颜知己。妙玉带发修行,清高孤傲在贾母品茶栊翠庵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也适合做红颜知己,一起下棋谈论诗书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凤姐管理才能出众,可惜不懂诗书,显得短浅。宝琴与宝钗如出一辙,娶不到宝钗娶宝琴的话,也不见的是一件吃亏的事情。湘云自然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她的诗书水平虽没有黛玉高,但凹晶馆联诗,与黛玉共普“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也足以见得涵养不低。元春在书中正面描写不多,多为侧面描写。省亲一回,才情也算透露不少,留下的空白毕竟较多。对迎春前面印象不深,及至出嫁中山狼,才为之感叹。探春远嫁海疆,笔墨也不多。惜春从小受佛家影响。在周瑞送宫花一回已经留下伏笔。那是她还小,却在与尼姑智能玩耍,及至后来与妙玉谈得来,最终出家,情理之中。刑岫烟家境不好,但人品性格也不必富家小姐差,娶得到她也是福气。
87版电视剧与120回通行本在结局上稍有不同。我个人比较倾向电视剧的结局。
巧姐的命运。电视剧是结局是:贾家败落,被叔叔卖给人贩。最后由刘姥姥买房卖地典出,可能与板儿相好。而120回通行本却是卖人犯不成,到刘姥姥家避难。最后嫁给农村的富家人。凤姐判词中巧儿由刘姥姥相救是不错,但在刘姥姥游大观园中,板儿与巧姐柚子换佛手情节就暗示他两有缘。
贾雨村的结局也是电视剧更具冲击力。葫芦庙的和尚,后应天府雨村门子,应透露四大家族勾连背发落,最后揭发雨村做了官。无论情节上,美学上都胜出一筹。
读了《夹竹桃》一文,我也像作者季羡林一样一样深深的喜欢上了夹竹桃。
《夹竹桃》一文主要讲了季羡林爷爷唯独喜欢那两盆夹竹桃的原因。
文章还告诉我们在季爷爷的院子里有许多花:春有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夏有凤仙花、石竹华、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夜来香……;秋天时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令我心旷神怡。但这些花虽然美丽,却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一年只开一季。
下面来说说“夹竹桃”。
夹竹桃既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那么作者究竟为什么那么喜欢夹竹桃呢?
当我读到文章写“夹竹桃”“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时,句中的“无日不迎风吐艳”告诉了我夹竹桃的韧性,一种顽强的精神,与院子里的其它花大有不同。我幻想着夹竹桃在春风里茁壮成长,幻想着夹竹桃傲立在盛夏的暴雨中,幻想着夹竹桃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时时刻刻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这是一种花期多么长、多么能适应季节变化的花啊!多可贵的韧性啊!季羡林爷爷喜欢这种花,正是喜欢这种韧性吧!
读了这篇文章,我多么想亲手种一棵夹竹桃啊!来好好地看一下它那可贵的韧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