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奔腾的大海,幽静的深林,悦耳的溪声,温暖的阳光。共同绘画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而鸟儿便是他们美丽的见证人。
飞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无拘无束的,随心而为。迎接任何事情。
鸟儿天生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可若是天生就没有翅膀的鸟儿呢。我听过一个故事,便是关于没有翅膀的小鸟的,它看着在天上飞来飞去的鸟儿,心里讨厌极了。可那双眼睛仍眼充满着对飞翔的美好渴望。它在憧憬,它在悲伤,它在怨恨,为什么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没有翅膀,为什么不能飞翔。他便日复一日的陷在怨恨中,无法飞行。
人淡如菊,陶渊明。久居官场,深知官场的污浊和不堪。毅然辞官而去,纵是吏官以束带相迎,亦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飞出早已厌恶的官场,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斯特拉文斯基:“我们热爱的贝多芬,我们爱他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他愤怒的雄壮,他发人深思、令人感动的奋斗,还有他扼住命运咽喉那铁一般的意志。”
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伟人,因为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不放弃,仍坚持自我,才成为一个伟大的伟人的。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他不敢表漏出来,不敢让别人知道他的弱点,他逐渐离群索居,却变得愈来愈孤僻。然而,耳聋时的一次演出几乎毁了他。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也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命运,接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幸运。并勇敢的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因此,他也成为了我们心中的英雄。
飞翔的力量,你有吗?
叶儿,在一片赞美声中舒展了;花儿,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下绽放了;果儿,在芬芳的日子里成熟了。
是谁,不懈地为它们供给养分?是谁,无私地给它们输送食粮?
啊!根,是根!
根是平凡的,它的外表枯瘦粗糙,远不如绿叶那般光润鲜亮,它的身体屈曲盘旋,远没有树干那么么修直挺拔,它的颜色灰黄暗淡,远没有鲜花那么艳丽灿烂。但根又是无私的。为了叶,为了花,为了果,根默默地伸出自己粗糙的“手指”,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不懈地捕获着泥土中的养分,无私地供给着花草树木,托举起了大地的兴荣!
叶的翠绿,是根的歌唱;花的艳丽,是根的微笑;果的香甜,是根的馈赠。根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在绿叶、繁花和硕果中熠熠生辉,得到了永生。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说一棵大树上的叶,因为偶然看到自己脚下的根,不禁好生奇怪,问:“你是谁?怎么被埋在了泥土里?”根告诉叶:“孩子,我是你的母亲。”叶突然看到根又脏又丑的模样,就不屑一顾地责骂起脚下的根来,说根又脏又丑,还损害了自己的尊严,不配做自己的的母亲,于是它拼命挣脱了枝干,远离了生它养它的母亲。一段时间之后,树根又孕育出了碧绿的绿叶。而逃离树***那片绿叶却渐渐枯萎,在即将飘落到地上走向死亡时,叶子十分悔恨自己以前的做法,但一切都晚了,失去了母亲的叶再也无法还生。
是啊!树有根,枝叶离开了树根,就会干枯而死。人也有“根”,对于远离父母的学子来说,家是我们的根;对于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来说,祖国就是他们的根!
正因为对“根”的牵挂,所以演绎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春秋战国时,当逃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捧着泥土叩谢上苍的时候,他没有忘记故国的土地,没有忘记自己的“根”;美裔华侨钱学森在祖国百废待兴的时候,毅然回国,加入了建设祖国的行列;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许多爱国华侨心系自己的祖国和同胞,纷纷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因为他们懂得:祖国就是他们的母亲,祖国才是他们的根!只有祖国强大了,他们才能挺直腰杆!人一旦背离了“根”,就会没有了人格和灵魂。
根,扎扎实实;根,兢兢业业;根,默默无闻;根,无私奉献。这就是根的品质,根的精神。根,平凡而又伟大。我赞美根的美德,我敬佩根的品格!
平静的湖面上空,朝霞的光彩照亮了初醒的大地。它,傲立在岸边,挺直了脖颈,昔日洁白的羽毛如今更加光彩夺目,仿佛一件美丽的丝衣,轻轻地披在身上。
“看,它在那儿”,人们惊呼着。无数的闪光记录下它那时的英姿。片刻,闪光过后,它骄傲的张开翅膀,飞向了天空,太阳也失去了光辉,变成了陪衬。在霞光的照映下,它迷人的容貌更让人陶醉:周身披着如雪一般洁白的羽毛,在加上黑色的飞羽,强烈的色彩对比,更加突出了它的优雅美妙,头顶部的皮肤裸露着,呈现出鲜血般的红色,它的嘴长而尖锐,表面是橘黄色的,在白天闪烁着黄金般的色彩,在黑夜展现出白银般的光芒。人们瞪大双眼,吃惊地望着它秀逸潇洒的体态,优雅矫健的身姿,更不忘记用相机留下永恒的记忆。
飞累了,它快速果断地收起翅膀,稳稳地落在了一块巨石上。只见它昂首挺胸,波澜壮阔的波涛在它脚下冲过,狠狠地撞击拍打着巨石,它侧耳倾听,凝神注视,仿佛是在聆听波涛的诉说,又仿佛是在寻找机会,准备捕食新鲜的鱼虾……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它缓缓的抬起头,好像被吸引住了,呆呆的望着西方。这时的它也变成了一团火,洁白的羽毛也反映着晚霞的红。它似乎从晚霞中看到了自己与父母在玩耍,在沙滩上漫步,在湖水中捕鱼……突然向着天空长鸣一声,便慢慢沉寂在夜色当中。
我也想化作一只丹顶鹤,与它们一起,在天空中翱翔,在湖面上漂浮,在沙滩上慢步……
小小的粉笔,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但是,你可想过,粉笔虽然外表不漂亮,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文具,小的不值一提,但它身上却蕴含着崇高的品格。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她拿起了一支长长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者知识。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在黑板上化作白色的痕迹,洁白的粉末慢慢掉下来,就像战场上战士们的鲜血一样一滴一滴流下来。每当下课时,黑板下零零碎碎的躺着许多粉笔头,这些粉笔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看着它们,此时,我想起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粉笔同那春蚕,蜡炬一样具备奉献人类的精神。
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它虽然消失了,但它传给了我们知识却是永久不熄。粉笔,以它那短暂的生命把文明传播,把知识传播。它奉献了自己,教育了别人。
你的美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我赞美你,粉笔!
现在,我已经是十二岁的大孩子了,可我还是很怀念小时候的日子。
那时的我很调皮。
四岁那年冬天,有一天爸爸用过家里的小凳子,放在外面忘了拿进屋来。凳子上的霜冻得结成了冰,原来,我一直是坐这个凳子看电视的呀!
为了去掉凳子上的冰,我回屋拿了一把铁锹,用力“咚咚咚”的敲打凳面。我使劲敲打了半天,冰终于被我给敲掉了,可真把我给累坏了。
我美滋滋的把凳子搬到屋里,开心地坐在凳子上看电视。好笑的是,当我站起来才发现,红色的凳子面上伤痕累累,一条条淡白色深浅不一的伤痕呈现在凳子上,宛如水的波纹,真好玩儿!这就是我刚才“咚咚咚”敲的杰作呀!
回家的爸爸看到这个面目全非的凳子,气的本来想训我一顿。可他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明白我把冰弄碎的目的,就高兴地笑了。
现在啊,我一看到那个“花脸”的红凳子,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给凳子除冰的那件事,那是多么有趣啊!
小时候的我,在玩耍中用心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在尝试中成长并增长了很多知识。小时候的我真像是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水里活泼的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地上撒欢的小狗一样——无忧无虑、天真快乐。
唉,我可真怀念我小时候的日子呀!
每每去奶奶家,或是回来的时候,总是看到那个宏伟的建筑:它宽,非常宽,远远望去就给人一种巨大无比的感觉;它高,非常高,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这个建筑总是在那个不封闭的顶上冒出一股灰色的浓烟,风吹向哪儿,就飘向哪儿,真听风的话呀!所以,我喜欢称它为“烟囱”,后来,我从爸爸口中得知,那是一个工厂,烧砖瓦,我们就称它为一个巨型的“炉”吧!
一天,正逢假期,我就请爸爸带我亲自去“炉”看一看,瞧一瞧它的庐山真面目。爸爸带我去了。刚到这外面,就两个字来形容:热,大。大不用讲了,抬头一望,会无比震惊,你会发现往上会大一点,然后又会大一点,明显是圆柱形,只不过中间有些凹进去罢了。建造者是多么神奇,多么伟大啊!我们重点谈这个热。唉,今天已经很热了,然后再加上这“炉”向外散的热气,真是热上加热。我不禁用手扇自己的头,好驱散些热气。这时,我看见正好有两个工人正在搬运一些刚出炉的砖。砖还冒着热气,他们还要送它们到堆放场呢!
看着这些砖,我不禁感慨万千:这砖是多么不容易呀,真应了于谦的那首《石灰吟》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百炼成钢”,这不都表明了这些砖的经历吗?它们进炉是一堆泥,出炉却成了可以造高楼大厦、工厂的砖。我不由得百感交集:这砖不就像我们人吗?回首昨天,我们还是一群牙牙学语、稚嫩天真的幼稚小儿;展望今天,我们已经是一位位聪明机智、文明道德的阳光少年。这变化真大,就如同我们进了幼儿园,一堆一碰就散的泥块进入了大炉;九年后,我们在学校中不断磨练,即将进入高中的大门,就像那堆散泥,也即将变成一块块石砖,投入祖国建设。
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块合格的砖,不是吗?我们即将完成磨练,即将出炉。
我们小学毕业了,的确即将出炉,但这又是一个新起点,即将进炉,进入一个需要磨练六年的炉——中学。我们的路还十分漫长,经历的磨难也还有很多,所以,我们还得提高勇气和信心,充满自信地进入下一个炉,进行磨难?
我们要进的炉还不可计数,大学、生活。进炉是石块,出炉变成石灰。再进炉,出炉,为国家百炼成钢,是很有意义的。
人生就是一个炉,你要成为一个次品,还是合格品,就看你自己了。加油吧,去做一个出炉的优质砖块,在祖国大厦中做一砖一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