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假里,我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
我从小就喜欢吃饺子,在香滑的饺子皮里包裹着美味的肉馅,一口咬下去浓浓的汤汁在嘴里回荡,那柔柔的饺子皮滑滑的,参和在一起,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因此爸爸和妈妈决定在家里做一回饺子家宴,并且让我和他们一起参与做饺子。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做馅料的食材和饺子皮,回到家里我们立刻行动,洗干净食材,然后对食材进行加工,不到半小时馅料就做好了。我们把所需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准备包饺子,此时我兴奋不已。忽然,看见妈妈从厨房里拿出一碗干净的水,放在桌子上。
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用水呀?”
妈妈和蔼地看着我,笑着说:“孩子,这是包饺子时的秘密武器,可好使了,待会儿妈妈教你。”说完便又走进厨房。
我对坐在客厅里的爸爸说:“爸,准备好了快上来吧!”
爸爸飞速来到了我身边,这时妈妈也到位,重要的时刻到来了,开始进入包饺子的欢乐时光。我们把一片薄薄的圆圆的饺子皮放在手心,这是妈妈对我说:“孩子,现在要用上“武器”咯!先用手沾点水,然后均匀地抹在饺子皮的边源上。”我问:“为什么要抹水呢?”妈妈接着说:“因为这样才有粘性,能更好地把边粘牢固。”接着妈妈示范了一次,我像念咒语般念着,模仿着妈妈的动作。爸爸见了说:“用勺子捞一些肉馅,然后放进饺子皮中间的位置,馅料不能放太多,不然料子多了饺子皮薄容易裂开,最后把它们包起,就完成了。”爸爸边说边做。接着我也学着包起来。
先放好肉馅,用上“秘密武器”,然后把饺子皮对折,用手把皮口粘紧,双手握住皮边轻轻地往下按,一个饺子就完成了。再经过爸爸妈妈细心的教导,我好快就掌握了技巧,速度也加快了很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两个到四个再到八个然后十几个……我们一共包了五十几个,从开始有点丑到包得越来越好看。看着自己的成果,大家都乐在一堂。最后把这一大盆形状不一却味道十足的饺子放进蒸锅里烹煮,十五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
“饺子宴开始了”!我兴奋地叫起来。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融合着爸爸妈妈对我的爱,霎时我觉得饺子特别美味,那味道特别的不一样,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以前总以为包饺子是一件简单的劳动的事,可是今天我包了饺子之后,再也不这么认为了。
饺子是我喜欢吃的食物,我站在妈妈身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她准备饺子馅,只见妈妈洗净葱、韭菜,切碎做好菜馅,然后把肉馅和菜馅一齐搅拌成了荤素搭配的混合馅。
妈妈做起了我的师傅,首先学擀饺子皮。看起来很简单,要做起来,还真是有一些难度,妈妈擀出来的饺子皮又圆又大,还中间厚两边薄呢!真让我羡慕。但那一系列的动作在我手里就僵化了,擀出来的饺子皮又薄又长,妈妈说:“这样的饺子皮下到锅里就会破。”遇到挫折的我想要放弃,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开始手把手地给我教,学得虽然还不太顺手,但比刚开始好了很多,成功的动力让我的兴趣大增,经过一番努力,我的水平大长。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我左手拿着面皮,右手拿着筷子夹了一些馅儿放在面皮上。我把面皮合起来,一捏,手粘糊糊的。不好,馅儿从左边冒了出来,我赶紧拿一张面皮贴在了左边捏好。我刚要捏右边,糟了,馅儿又从右边露了出来,我立即又拿一张面皮贴在了右边补上了缺口,把它捏好。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共用了三张面皮总算包了一个特大号的饺子。我把它放在面板上,它却像个懒汉似的趴着不起来。我只好对它采取“暴力”用两指把它使劲地按了一下,它才肯坐起来。嗬!还挺着个大“将军肚”,滑稽极了!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该包第二个饺子了,这回可得吸取教训了,我只放了一点点馅,包完后一看,肚子扁扁的,是个典型的“瘪三”。包第三个饺子时,我放的馅既不多也不少,可皮还没对齐,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猛地一捏,一个“丑小鸭”就“诞生”了。接下,我可千万不能再出差错了。我拿着面皮,小心翼翼地夹馅、合皮、捏啊捏……“丑小鸭”终于进化成“白天鹅”了!我的“杰作”赢得了爸爸妈妈的赞赏。
“煮饺子喽!”爸爸说道。几分钟后,妈妈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端上了餐桌。一想到这些饺子里也有我的作品,我就觉得今天的饺子分外香了!
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细节细小,却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吧。他看见屋里的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时,悭吝鬼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任何一个另外的“他”,请突出“他”独有的个性化细节吧。
今天妈妈出去上班,临走时告诉我把饺子包好,等老妈回来煮饺子吃。这下我有事干了。在回想老妈教我怎么包饺子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可以把饺子包的大一点,做一个大面包似的饺子。也许这个想法太可笑了,饺子就是饺子变不成大面包。可是对于一个爱创造新鲜事物的我,还真想试一试。
于是手忙脚乱的把面和好,然后准备好工具和肉馅。最后开始捏饺子了。我很爱捏泥人,更爱挑战。我就把捏饺子当成一场战斗。我先把皮儿轻轻的放在手上,在用筷子把馅儿一点一点的加到皮儿上,然后裹起来,最后把皮儿慢慢地捏好。包的时候,先对折好,在用手用力地捏住分界处,左捏一下右捏一下。我认真的把第一个饺子包好了。虽然不是很好看,很像曾吃过的动物形饼干,奇形怪状的。
就这样我做好了三十个大饺子,不过有的已经露馅儿了。没关系,我自有办法,我拿起针和线给它们补了补衣服。这下它们知道我的厉害了,任我处治。
过了一个钟头,我手上,脸上都沾满了面粉和肉馅渣。哎,可惜没有拍下我的外貌和饺子的外形,你看见后准保你笑掉大牙。看吧!这里犹如打了一场闹剧战——一团乱。我指挥着饺子士兵,让它们听从我的指挥。战斗暂时告一个段落。进入下一场战斗了,我又手忙脚乱的收拾厨房。我先拿起布,用力地把板子擦了一遍,然后用笤帚清洗一番。
哎,累死走了。可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包过饺子的人来说,觉得这很不错了,我心里美滋滋的。晚上,老妈回来开始煮饺子。煮完,香喷喷的饺子上桌了。在吃之前我刚想起来,我忘把线拉出来了,只能吐出来了。老妈瞪着我,用力打了一下我的头,说:“哪有你这么调皮的孩子,饺子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玩的”。不知为什么,我好开心,这是我第一次恶作剧也是我第一次包饺子。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努力和坚持。
从小到大,我吃的都是奶奶和妈妈包的饺子。今天奶奶又准备包饺子了,我自告奋勇,也想小试身手,让爷爷奶奶和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首先,要准备好馅料。奶奶拿出韭菜、猪肉和香菇,水灵灵的韭菜青翠欲滴,新鲜的猪肉发出诱人的光泽,黑色的香菇像一顶顶斗篷,散发阵阵香气。奶奶的菜刀上下飞舞,不一会儿,馅儿剁好了,奶奶麻利地打入三个鸡蛋,撒上盐、味精,浇上麻油,拌入胡椒粉。立刻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让人垂涎欲滴。
爷爷拿了一些面粉,倒入盆中,加水和面,原本稀稀疏疏的面粉马上像一个个乖孩子,立刻抱成一团,面醒了一会,爷爷拿出面团,手摸摸,软软的,雪白的面团像一个大雪球。爷爷拿起刀从面团中间切下去,把它切成条,之后,切成一个个的小面疙瘩,我用掌心把它们压扁,交给爷爷,爷爷拿擀面杖把面皮擀成了一个圆圆的面皮给我。我用筷子夹了一大块馅儿,放到皮子中间,把皮对折捏紧,可是才捏了一边,馅儿就从另一边儿冒了出来,糟糕,露馅儿了!
于是第二个我就少放了一些馅儿,包好后,却发现饺子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桌子上,我见我包的饺子东倒西歪,参差不齐,可奶奶包的十分漂亮,我便问奶奶是怎么包的,奶奶笑着边说边示范:“你把馅放在皮子的中央,手再像钳子一样把皮子边往中间捏,就好了。”我试着奶奶教我的方法去做,渐渐的,我包的饺子和奶奶包的有点像了,看着放在筛子里的饺子像一位位精神抖擞的士兵,等待着我们的检阅,心中甭提有多高兴了。
爷爷除了和面擀皮一流,下饺子也是他的`拿手好戏。爷爷把饺子端进厨房,水开后,饺子们像跳水运动员,“扑嗵,扑嗵”跳进了锅里,爷爷加了两次凉水,不一会儿,饺子全浮出水面。当热腾腾的饺子吃到嘴里时,我觉得今天的饺子格外香!
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言,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高明技法的赞誉,同时也正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比如孙犁《荷花淀》:“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先是用陈述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生出一疑问,表面是说家庭的重担将一个挑,实则骤别的依恋油然而生。语言质朴鲜活,人物栩栩如生。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分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我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这些传神的心理刻画,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鲜明生动,可见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