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珍珠,在记忆的海滩上闪闪发光;往事如星辰,在记忆的天空耀眼生辉;往事如花朵,在记忆的春天里芳香四溢……在我的脑海里,有一件事使我刻骨铭心,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
去年的运动会上,我参加了“大绳”这个比赛项目。比赛开始了,前面的男生不一会儿就跳完了。刚开始,由于我有些心急,还没上去就摔了一跤。于是,我又急急忙忙站起来,连忙跳了过去。但是,就这么一个尴尬的开头,是我在比赛的时候,接二连三的勾绳,也使全班没有独占鳌头。
当全班回到座位上以后,一个个对我指手画脚。“你讨厌死了,要不是你,咱们班能不是前三名吗?我看你十字绳也别参加了,面的给咱们班丢脸!”这一声怒吼使其他人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火气,一个个都来指责我。听到同学们的指责后,我也抑制不住了,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吧嗒”、“吧嗒”地流了下来,就连我的好朋友也对我无可奈何。
听着同学们的指责,以前我骂人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此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相信,这句话一定会是一个无形的老师,教导我怎样赢得别人的尊重,鞭策我时时刻刻用笑脸对待别人。
“啊!七点半了。”我赶忙套上衣服,带好《剑桥英语》直奔楼下。“孩子带点钱吧。”背后传来了妈妈的声音。“没关系!我带着钱呢!”我边跑边喊着。跑到马路边我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对司机说:“青少年活动中心,快!快!快要迟到了。”
不过十几分钟,汽车就稳稳地停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前,我没等司机发话,就把钱递给了司机阿姨,正准备下车时“慢着,”司机阿姨轻轻地说了一句,:“小朋友,你的钱不够了!”“什么?”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一看司机阿姨手里拿着“3、00元”,我一下子愣住了。这才想起前几天出去玩,钱早就用得差不多了,有没有再拿。在一瞥计价器上“8。50元”,急得我坐立不安,不知所措。
想不到司机阿姨并没有责怪我,只是亲切地说:“没关系,你还带多余的钱了吗?”唉!冒失鬼,妈妈早上的提醒不就是为了这事吗?我脸涨得通红,吞吞吐吐地说:“没……没带。”当我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一样。
司机阿姨看我这副紧张和可怜的样儿,又瞧了瞧手里的“3。00元”说:“算了!算了!下一次可别忘了,要再碰上向今天一样的事,说不定你可就走不远了。”说完便把钱又还给了我,我一时呆住了,竟然忘了下车,司机阿姨笑眯眯的催我下车,还叮嘱我说:“快去吧!你要迟到了。”说完开着车子就走了。
车子开走了,但是这件难忘的事我永远记在心里。
在日常生活中,诚信,无非是讲信用!但是,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很难找到它的身影。就说昨天,我的.大舅请客,说好了让我决定去哪吃饭,而当我说出要去的地方时,他却用种种理由搪塞,结果,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古人说得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现代社会这种不诚信的表现是十分令人可气的,那些不讲信义的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察觉地或毫无羞耻地丢掉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诚信。设想,说话不算数,人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情义可讲?那还要交朋友干什么呢?
请记住,不讲信义,不但会减少别人对你的信任感,最终使别人不再相信你,甚至对你感到厌恶、仇恨,不再与你交往,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差,最后自食其果害了自己。
刘基在他的名著《郁离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商在过河时因触礁翻船,他在水中大声呼喊:“谁能救我,我就给他100两金子!”一个善良的渔夫把他就上了岸,可是富商只给了80两,渔夫指责富商不讲信用,商人则训斥渔夫太贪婪。第二天,富商仍坐船过河,不巧又翻进了水里,富商仍旧在水中喊:“谁能救我上岸,我给他100两金子。”曾经救过它的渔夫告诉周围的人这个富商言而无信,结果没人救富商,他淹死了。
由此看来,不讲信义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千金一偌”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优秀品质,我们能把这种优良传统丢掉?
如何培养诚信这种品德呢?关键还是得从“小时小事”做起,如:小时候向朋友或同学借本漫画书,说好明天就还,那你就必须在明天把书还回去,这并不仅是一本漫画书的问题,你可能不知道,当另一个要借这本书的人按时拿到自己退还的书时,会有多高兴!而当别人对你不讲信义时,你又会有多失望?所以说,要拥有诚信,首先得要能考虑到他人,替人着想。
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吧,让社会都充满诚信!
诗只能欣赏,不能模仿。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
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读它能够让人高雅,使人充满智慧。
诗的特色在于意象的闳丰,语言的简约,思想的深刻。
一个真正的诗人活在现实之中一定是孤独的。它摆脱孤独的方式要么就是逃避,要么就是变得世俗。往往孤芳自赏会导致诗人的死亡,变得世俗往往会导致诗的死亡。
诗不属于大众,只属于少数人。人人都能够写诗,但是却不能成为诗人。写诗的人一在于为增雅添趣而写诗,一在为灵魂良心而写诗。真正的诗人身上肩负着改良的使命,他会自觉不自觉的创造出诗的新天地。
诗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组合,不仅仅需要和谐的韵律,诗格与人格相互依存,没有高尚的人格,就没有震撼人心的好诗。
好诗的产生与诗人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与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与灵感的'来源方式密不可分。
男人写诗相对豪放,女人写诗相对婉约。男人写女人的诗能把女人神圣化,女人写男人的诗能把男人英雄化。中国古代的美人形象大半都由男人的诗所创造。女人的美不仅来源于男人的眼睛和嘴,更是来源于男人的诗情。
情景交融是诗歌的常用手法,写史咏物也很常用。诗人充当了记录历史与歌颂美好的象征。
天下之诗,大抵两种,一种是浪漫主义,一种是现实主义。
当前,诗之所以逐渐没落,外在于市场经济以金钱为最高准则,内在于诗人只写美好之事物,而缺乏生活之经历,真正的诗是为人民而写的。写自己容易,写大众难矣;把雅事写得雅量容易,把俗事写得雅量难矣;造绚烂容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难矣。
诗切忌不可在浪漫与现实之间,诗情与画意不同。画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至于太白极简约清新之浪漫,子美极沉郁顿挫之现实,非天然、造化之功不能为也。天然雕饰之美轮美奂与铸塑之工惟妙惟肖乃诗词两大境界。
诗与希望一样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从诗人身上,能看出中国文人的底气,所谓“宁为立言之人,佯狂于笔墨之间;不做苟且之士,醉心于功名之蠹”是也。
中国的教育理念习惯于让受教育者严格按照教育主持者的意志、愿望、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几千年以来,无论是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还是近代现代的教育体制,虽然在教育的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这种关系,却从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变,学生与教师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的距离。
现在的教育虽然倡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由于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的影响,教师学生都有一种“放不开”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按教师的目的去学习,能考出好成绩吗?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既让学生成才又要与教育要求相协调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那么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的对生活、对学习、对工作、对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种良好的综合习惯的培养。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隐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老年,都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这实际上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是一脉相通的。而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对事物开始感知认知的青少年阶段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如果养成了良好的综合习惯,对一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养成这种良好的综合习惯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做好对学生从小就进行“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前几年媒体上曾报道过这样的新闻:中日两国青少年学生举行“冬令营”联欢活动,日本的学生只有教师组织带队,而中国的学生大多数有家长陪护;日本的学生能够自己亲手制作饭菜,而中国的学生却需要大人们的照顾;日本的学生在寒冷的冬天仅穿着单薄的衣裳,而中国的学生却着数件棉袄还不停地颤抖。两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的学生有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中国的学生有依赖大人照顾的习惯。
此处笔者并非是褒日贬中,举这个例的目的是要说明:同是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同食五谷杂粮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吗?日本的孩子为什么从小就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会照顾自己,这应该与从小接受的教育习惯有关,而且至关重要!
国外发达国家究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们大多数人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上了解一些。但我们是怎样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呢?我们完全可以对照自己的教育方式来进行一下反思:孩子在未入学之前,我们对他们进行的是“孔融让梨”的“礼义”式教育;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事先要对孩子进行“循规蹈矩”的“规矩”式教育;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事,则对孩子进行“棍棒成才”的“打骂”式教育;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就要对他们进行“爱护新装”的“干净”式教育。孩子在入学之后,我们对他们的教育要求就相应地升了一级:成绩在班上一定要进入前三名,一定要获得“优秀三好学生”的荣誉,各种比赛一定要获奖,在学校一定不能犯任何错误,一定要遵守校规班纪,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更甚者还对孩子作出了许多“不能”的要求:不能与同学追逐打闹,不能与异性交朋友,不能多管与学习无关的“闲事”,不能去同学家玩,不能带同学来家里玩,不能看电视,不能去上网。凡此种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少见吗?这样教育培养的结果,不难想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这样延续下去,那恐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综上,我们对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报予重新认识和理解。笔者以为,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教给学生全部的“师知所知”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师知所会”的方法,进而使学生养成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对做人、对劳动、对行为、对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良好的综合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的综合习惯,就能使这种习惯伴随一生。这种习惯一旦形成,我们的孩子还需要大人们处处都去呵护吗?所以,我们需要的教育并不是教多少知识给孩子,而是要教会孩子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
人生在世,总要有所追求,总要有自己的志向。既然是水,就应该成为波浪;既然是土,就要垒成大山。我们渴望得到事业的成功,渴望感受生活的温馨,渴望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一份贡献。但如何才能使愿望成真呢?惟有一搏。惟有在人生的旅途中,以自己坚实的身躯去拼搏、去奋斗,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使泥土成为大山。居里夫人探索科学的奥秘,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他们的成功不都建立在一个“搏”字上吗?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班吧,几个数学尖子生常常在之前许下诺言,为求更好的成绩,他们“明争暗斗”,你追我赶,这种独具神威的拼搏精神立刻被我班同学视为学习宗旨,当同学们面对困难时,特别是面对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努力拼搏,努力克服。的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获取成功。
也许你会说,即使去拼搏,也不一定能成功。是的,人生一世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了并不可怕,跌倒了爬起来再干,即使一生未能实现理想也无妨,重要的是我已经拼搏了,已经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了。当我们走向生命的尽头时,我们可以无愧对自己说:“我是生活的强者,我没有虚度此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