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征文)

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征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11-07 21:08:21
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征文)

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一】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福建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朱熹从14岁起,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多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福建省武夷山市官方2日向记者表示,将借鉴闽南、客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朱子文化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加强书院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加快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建设。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国学思想,武夷书院讲坛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启动。历史记载,武夷书院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

根据规划,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

朱文公第二十九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表示,在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朱子文化正迎来多重机遇,将会促进中华文化海内外的传播和交流。

武夷山市官方还披露,将实施朱子文化建设“五项工程”,建立朱子遗迹遗存数据库,对五夫镇、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朱子文化遗产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适时提升一批文化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格。

作为东亚文明的象征,朱子学传入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区后,至今影响深远。在对外交流方面,武夷山将推动朱子文化对外交流,配合举办“朱子之路”研习营、海峡论坛配套活动等对台对外朱子文化交流活动。

另据了解,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武夷山市还将按照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融合、文化传播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要求,全力启动五夫镇保护建设和策划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等。

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二】

“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分工。”正在福州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民进专职副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家建认为,福建各地应将有特色的朱子文化纳入到自身城乡文化建设中,推动加强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和宣传工作,使朱子文化优秀内容全面得以传播。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近年来,福建官方正致力于弘扬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闽派文化。

民进福建省委在调研中的发现,伴随着朱子文化复兴,福建各地呈现出各自为政,争相哄抢“朱子文化”的局面。

记者梳理发现,福建多地已规划投入重金打造朱子文化相关产业。其中,作为朱子出生地的三明市尤溪县,投资3亿元人民币致力于建设占地4.4万平方米的朱子文化园;南平市建阳区是朱子墓地所在地,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8000亩的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朱熹学习生活50多年的武夷山五夫镇,则规划建设成为弘扬、交流、体验朱子文化的第一重镇。

民进福建省委在调研后提出建议,要改变长期以来将朱子文化看作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思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何强说,没有统一规划和统筹,难做出特色,文化保护难以落到实处。

原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政协委员马照南建议,根据朱熹在福建的理学足迹,政和、尤溪、建瓯、武夷山、建阳、延平、福州、厦门同安、泉州、漳州、宁德等,策划开发覆盖福建全省“朱子理学寻踪游”活动等。

郑家建则进一步指出,不仅要加强省内城市合作,也要联合省外有关地市,共同打造朱子文化项目。他说,朱子在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都留有足迹,如其祖籍地婺源、开风气之先的`朱张“会讲”之地岳麓书院、完成其理学思想转变的白鹿洞书院等,都是朱子文化遗存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5年开通的合福高铁,途经福建武夷山、建阳、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多个朱子文化要地,正串联起一条“朱子之路”。郑家建举例说,目前,武夷山到婺源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这意味着两地联合起来推动朱子文化的时机已经到来。

正是看好“朱子之路”,福建省旅游局已先行探路。2015年,该局邀请了200名欧美知名旅行商莅临武夷山开展“朱子之路再出发”武夷新发现活动,探访丝路茶路传奇,打造朱子文化旅游黄金线路。

朱熹在武夷山学习生活长达50多年。该市市长徐春晖称,武夷山将探索会同“朱子之路”沿线城市联手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朱子文化在台湾地区影响力也十分巨大。郑家建还建议,由海峡两岸联手,调动海内外资源,建设一个国家级朱子文化博物馆,不断激发保护发展朱子文化遗存的动力。

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三】

朱熹公祭活动始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尤溪是古代全国唯一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2007年,尤溪县在南溪书院恢复朱熹诞辰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1年,“朱子祭祀大典”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你看,这"南溪书院"匾额为宋理宗皇帝御书,"文山毓哲"匾额是清康熙皇帝御赐,这里就是祭祀朱熹的地方(书院,几百前就是闽文化象征之一……”纪优梓介绍起尤溪县近年来在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

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没有传承的地方缺少乡愁。

作为尤溪最大的特色,朱子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为尤溪高度重视,并以“全城朱子文化”来定义城市的规划发展。

比如在挖掘、保护、整理、研究和运用朱子文化工作方面,通过艰苦努力,尤溪县理清了该县作为“朱熹诞生地”及其朱熹生平的脉络,出版了有关朱熹的著作12本,共200多万字;整理、规范了朱熹公祭活动相关事宜;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合作,由我国著名哲学家、朱熹研究权威张立文领衔,集全国近百位专家学者精心编撰了《朱熹大辞典》一书,于2013年编辑出版,反映了目前国内外朱熹研究的最高水平。

“以家风家教、家训祖训为内容的朱子家训文化以及孝文化在尤溪得到很好的发展弘扬,像这里的南溪书院、开山书院,甚至尤溪火车站广场都成为弘扬朱子文化的重要载体。”纪优梓说,尤溪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朱子家训的研究,把朱子家训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如,尤溪实验小学组建百人朱子合唱团和百人朱熹诗词、朱子家训朗诵队。县里还组织有关朱子诗词演唱的节目,被搬上了中央七套的乡约栏目、林博会等。

挖掘、整理是基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传承,由此,尤溪县根据“全城朱子文化”的定义,设定了打造“中华理学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

第13届青年书信文化活动作文【四】

南开大学杨巨平和王坤霞的《〈厄立特里亚海航海记〉中的海上商路》认为埃及- 印度这段海路的开通事实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声,后来成为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照《航海记》的记载,以“埃及- 东非”、“埃及- 阿拉伯- 印度”和直航印度的海路为线索,对公元1 世纪红海- 西北印度洋段的商贸路线及其物品流通进行一番考察。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松岩和赵青青的《从“海上同盟”到“海上帝国”公元前5 世纪雅典对外扩张与东地中海国际关系探略》细述了雅典帝国的形成和瓦解历史,提出雅典帝国的形成和瓦解对公元前5 世纪东地中海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河南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陈思伟的《古典时代雅典海事贷款抵押制度述论》论述了古典时代雅典海事贷款抵押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古典时代雅典海事贷款具备了现代信贷的某些基本特征,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滨州学院邢培顺的《从地志作品看孙吴对南海地区的探索和开发》从地志角度阐述了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开发和探索南海和东南沿海的情况,认为尽管这些地志大都散佚,但从今仅存的作品仍可窥见中国与南洋诸岛国之间的增进相互认识和了解,加强了二者联系的过程。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少丰的《宋代海南岛“市舶”考辨》对宋代海南岛征收的海外贸易税和征收机构进行分析,指出从市场、体制、航运等因素看,宋代海南岛设立市舶机构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宋代海南岛并未设立市舶机构。中国航海博物馆沈洋和顾宇辉的《中法两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贸易与文化互动———以法国商船“海后”号两航广州为线索》以17、18 世纪法国儒尔丹公司商船“海后”号两航广州为线索,考察和分析了“海后”号两航广州的缘由与经过、18 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产生“中国热”的原因以及清帝国与路易十四法国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经贸往来、宗教与文化互动情况。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周绍华的《古代山东地方对外贸易述略》指出古代山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北通朝鲜,东望日本,南下吴越,对外贸易交往历史悠久,大致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贸易的对象、物品、路线、港口等随着历史、交通以及各个朝代贸易政策、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苏黎明的《祖宗崇拜与闽南文化外播》认为闽南人甚为浓烈的祖宗崇拜,不仅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闽南人,且随着历史上闽南人大批外迁而被带到他乡异域,尤其是台湾和东南亚,既促进了闽南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向外传播,亦对闽南外迁宗亲社会生活及与祖地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新泰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马东盈的《蝴蝶是怎样起飞的海丝文化脉动中的梁祝爱情传说之演进》通过研究梁祝爱情传说的主题演进轨迹,提出梁祝爱情传说的起源与演变,契合了海丝文化的脉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永胜的《杨崖湾古城与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关系探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推断得出杨崖湾古城是西汉、东汉时期的一座驿城,处于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重要节点上。

同时还考证证明了从媪围城到鸇阴城、杨崖湾古城、甘盐池、西安州、峡口、高平之间存在着一条丝绸之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付晓青的《漫谈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葡萄酒》以唐朝近三百年来的兴衰历史,探讨丝绸之路中葡萄酒在这段历史时期从西域到中土的引入、传播、普及乃至衰落的过程。曹建刚、崔缨、杨启勤、金坡、张春慧、马东盈、李蕊蕊、郑彤、赵伟、张惠萍和吴春浩等也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增进世界人民福祉的伟大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充满困难与挑战的艰巨任务,需要各界人士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为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贡献力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许尔君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回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分析了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必然,并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孙远方和马晓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指出作为海洋交通大动脉的“海上丝绸之路”,历经长期发展,形成自身特点,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发展特点和兴衰,值得借鉴。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既要结合历史,又要立足现实,面向国内和世界,通盘规划,针对具体问题,逐步解决,稳步推进,未来将其建设成一条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国际大动脉。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曹瑞冬的《中国开放新“丝”路论亚太梦想与中国梦想》尝试从“一带一路”视角出发,深入探索亚太梦想的内涵,详细研究中国梦与亚太梦的联系与价值,进而找寻出中国开放的新思路。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李聪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出从战略意义上看,“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扬弃传统“天下”观念的基础上,规避传统“帝国”体系和近代以来的“国族”建构,意欲在全球化时代以更宏大、高远的格局构建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展开,昭示着一个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诉求的崭新的“文明型”国家正在形成。泰山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孙明杰的《“一带一路”战略赋予政府职能转变新内涵》论述了政府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应处理好的主要关系以及政府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内涵,以期对政府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借鉴。福建社会科学院陆芸的《海上丝绸之路与移民兼论中国历代政府对中外移民的管理》讨论了海上丝绸之路与移民关系,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的海上通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一条移民之路。

总体来说,中国历代政府不鼓励、不支持中国人移民海外,但对于外来移民持较开放的态度。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陈耕的《关于海丝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提出“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与行动,催生了海丝文化研究的热潮,一门具有独特而又宏达的研究对象,多学科综合的海丝学,正在孕育之中。除了各自学科展开的海丝研究,学界应该更多地关注海丝学学科理论的建设,思考海丝学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和学科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邢媛媛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一体化方案比较分析》认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的结合意味着投射在欧亚地缘政治空间中的俄中双方方案的竞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迫于地缘政治压力,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的欧亚一体化方案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就欧洲与亚洲市场展开的多级战略竞争。福建省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保护“海丝”遗址,挖掘文物资源古月港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刻不容缓》阐述了古月港的兴衰和历史意义,指出有效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古月港遗址,有助于推动“海西建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泉州学研究所林丽珍的《泉州海丝文化建设探析》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提出新形势下整合发挥泉州特有的海丝文化资源和优势,服务和推动“海丝先行区”建设,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应该传承和弘扬泉州优秀的人文精神特质,重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加快发展海丝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健全经贸文化联动发展机制。

泉州师范学院杨诗源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泉州的布局与发展战略》基于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探讨了泉州空间和产业布局,及未来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战略,希冀能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黄晖菲的《试论“社区型生态博物馆”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讨了建立新的博物馆类型生态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保护海丝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泉州师范学院陈彬强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从系统梳理文献脉络、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措施。泉州师范学院周静芝和许旭红的《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之发展研究》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对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外贸未来发展上德化县应紧抓“一带一路”方针、加快转型,迈向文化瓷都之路、开拓新市场等建议。

闽台两地一水之隔,通过海路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和法缘相循。二者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共建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大有可为。龙海市市社科联主席江智猛的《论明代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对台湾开发的影响及其在海丝建设中的作用》指出由于明朝初期实行的“海禁”政策,漳州月港在特殊情况下快速兴起。月港贸易繁荣促进台湾开发与进步,对台湾人口迁徙、土地开发、农业生产、经济贸易、文化习俗、航海运输等诸多方面影响巨大,真实记录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历史。

大陆与台湾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漳台两地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刘凌斌的《“海丝”战略背景下深化闽台文化交流研究》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处在新的重要节点上,福建应继续发挥对台“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牢牢把握国家加快推进“海丝”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完善与创新交流机制,提升交流层次与实效,搭建文化交流新载体,加大文化产业合作力度,努力开拓闽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为促进闽台深度融合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助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作出贡献。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王伟的《“跨文化体系”与“跨体系文化”“闽南海丝文化圈”与台湾布袋戏的创新发展》从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交往两个维度系统勘探闽台布袋戏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进而在“闽南海丝文化圈”的分析框架下阐释其在全球本土化语境中的“不变之质”与“变化之象”。

提出在推动“新海丝人文交流”的时代情境中,闽台布袋戏与时俱进、跨界传播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为两岸共同探索传统地方戏曲的现代转型与走向世界提供参照。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潘荣阳的《台湾高甲戏衰败与社会变迁》对比了高甲戏在闽台两地命运的巨大反差,从台湾社会变迁和戏曲艺术规律两个层面入手,剖析台湾高甲戏灭绝的复杂根源。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翟勇的《“文章草昧开初祖,天地崎岖老寓公”沈光文台湾文学史地位再思考》结合接受美学理论,重新审视了沈光文在台湾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出台湾文学的源头应该是徐孚远、沈光文、王忠孝、郑经等一批人,而非沈光文一个。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泉州师院 、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泰山学院联合主办,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山东地处“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货源地,也是古代北方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在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泰山学院承办第二届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联盟论坛可谓适逢其会。泰安市副市长成丽,泰山学院院长秦梦华、副院长殷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泉州师院 主任林华东,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陈耕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为未来的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本次会议上泰山学院作为新成员正式加入“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联盟论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