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余老师:
您好!
又到了教师节,我真诚地祝您节日快乐!自您教我们这一年多来,您呕心沥血,对我们付出了如大海般深沉的爱,您辛苦了!
以前的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涌现,您的爱在我心中洋溢。还记得那一次吗?班上一个男生犯了一点小错误,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指责着他,我也忍不住说了他几句,而且手不小心碰到了他,他立刻火冒三丈,抬起脚就踢了我的肚子,我也觉得很委屈,与他扭打在一起。后来您叫我去您办公室,我忐忑不安,心想:惨了,肯定要被余老师痛骂一顿了。可是到了您办公室后,发现您依然是那张温和的笑脸。您亲切地说:“如玉,过来。”我走过去,您用慈祥而又严厉的目光看了我一会儿,严肃地问我说:“你今天怎么了?”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您之后,您并没有批评我,只是让我写了一份检讨书。余老师,我觉得您是一位既严格又大度的老师,是您让我懂得: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于律人。
我犯了错,您会对我宽容。但在学习上,您对我十分严格。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在家里做作业总是慢吞吞的,每天晚上要做到很晚。您听我妈妈说起以后,非常着急,让我放学后到您那儿做作业。于是,那段时间我就成了您办公室的常客。每天一放学,我就自觉地下去您那儿。每次我遇到难题,您都会耐心地跟我讲解。在您那,我可不敢有任何小动作,所以很快就把大部分作业写完了。然后,您都会细心地帮我检查,帮我圈出错误,并告诉我怎样改正······每次差不多到五点半时,您就会让我回家,叮嘱我在路上要注意安全,并会发信息告诉我妈妈。经过那段时间以后,我做作业的速度提高了很多,成绩也进步了。余老师,我的好成绩离不开您的谆谆教导,这里面包含您多少心血啊!
余老师,您的言语如和煦的春风,吹过我的心窝;您的笑脸如灿烂的太阳,照亮我的世界,让我茁壮成长。谢谢您,我一直对您怀着最崇高的敬意!
在您的节日里,我送给您168颗幸运星,祝您工作顺利,一辈子平平安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务必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资料,又包含精神文明的资料: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用心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完美;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资料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潜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状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务必保护生态平衡。
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职责,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完美未来做出用心的贡献,让安康的明天更加完美!
“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现实社会中,人们却不够重视,认为这都是不起眼的,但我认为,环保要从件件小事做起。一件件小事,也能为城市为社会增添一丝绿化。
一件常见的事情。学校门口、商店门外,都有一些***人员在发传单。他们霸道的将一些传单硬塞给群众,人们不感兴趣,便虽说一扔。还有一些人,趁着车主不在,将传单夹在汽车的手把上,当车主回来一看到,直接当垃圾扔向地面。就这样短短的一会儿,地上就全是各种各样的传单。一旁的清洁工婆婆看了一阵心酸,可也没说什么,叹了口气,便又继续打扫了起来。我见了心里又恨又痛,真想上前给那些人一点颜色看看,要知道,这可是清洁工婆婆打扫了一上午才换来的干净地面,怎能这般破坏,他们把环境当做什么了。我弯下腰,也同清洁工婆婆一起打扫起来。
还有,我在奶奶家过暑假。可看见一些小朋友闲着没事干,蹲在一个以为没人看到得到的草地上玩打火机。我看了心里又气又急,心想:如果一不小心,火苗掉到了地上,那这个小区不就玩玩了。越想越可怕,立马上前阻止。我半蹲向下,用幼稚的语气问道:“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玩打火机有多危险啊!““怎么啦?“一个小男孩回答道。“打火机会冒出火花,向你们这种小朋友是很容易烫伤手指的,而且,火苗要是掉在了草地上,是会起大火的,你们忍心看到自己漂亮的小区,被大火烧掉吗?我意味声长的说。小男孩听了,惶恐地说:“是真的吗,那——那还是不要玩了,我怕。于是几个小朋友向我道了再见,便手拉手到健身区去运动了。只看到他们跑远我的心才放下来,乐呵呵的笑了。
环境问题仍然是全球最火热的话题,着危机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每当你看到一张纸,一片果皮,一节废电池时,请弯下腰将它们捡起,放回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地方去,好吗?
我的成长之路和许多人一样,是及其平凡的。
童年的生活对我来说是幸福的,可爱聪明,班长、学习委员、大队长等等一摞的头衔落在我的头上,在同学羡慕老师喜爱的自我优越中,又能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学;
长大后在家庭的影响下我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花季里我步入了军营,并成为一名梦想已久的白衣天使;在军营里长大在军营里成人,得到了磨练,纠正了缺点,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军营的生活是相对封闭的,在即将跨入三十岁行列的前夕,我选择了从军队到地方,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毕竟那里更多姿多彩;
实际上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平凡的相似的,我们不应该因为平凡的生活而烦恼,也不应该因为生活中所存在的困难坎坷而放弃,自觉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才能更有意义。
篇四:我的成长之路
成长路上的事件像一颗甜蜜的糖果,越吃越觉得有味道;成长路上的事件像一种药,有点苦,有点涩,我的成长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糖果与药,正因为它们,我的人生成长路才充满了缤纷的色彩。
甜甜的成长之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喜爱读书,就像鸟儿喜爱在蓝天下翱翔一样,每次一有空,我就会津津有味地捧起书聚精会神地看,把书读通、读透、读细,将书中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每当看到有趣的情节,我便会哈哈大笑起来,就好像与书融为一体了,书给了我很多启示,每当我在书海中遨游时,就有一种十分快乐的感觉,所以这是甜的。
涩涩的成长之路
哎!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免不了的就是生病,生病了就要打针、吃药,可妈妈说打点滴不好,最好吃药,所以我通常生病该吃药就吃药,从医院回来,妈妈便掏出药剂袋,撕开药剂袋,药粒像红砂糖,像小砂粒,像顽皮的小精灵,争先恐后地蹦入杯子里。妈妈拿起勺子搅拌均匀,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扶起我,把勺子凑到我嘴边喂我吃,可刚吃一口我就吐出来了,说:“妈,这药好苦,我不喝了。”妈妈说:“不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喝下去,我给你拿水。”母命难为,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小口喝起药,喝完后,我觉得喉咙、舌头、嘴唇都有点苦苦的,真是不舒服,所以这是涩的。
因为有不同时期的记忆,所以我才有如此缤纷的成长之路。
《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是这样一幅漫画: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个书生久居室内突然有个想法:去钓鱼!可是他并不知道该到哪去钓鱼,于是他找出了他的“万事通”——《百科全书》,带着他的鱼竿和水桶兴冲冲地出门了。他来到了一片草地上,放下鱼竿和水桶,翻开书查着,突然他看到书上写着“鱼儿离不开水”。他心想:这太容易了。
他抬眼一看,不远处有一口由砖块砌成底部呈圆形、井口呈六角形的井。他赶忙乐呵呵地跑过去,将钓鱼竿上的线抛进了那口深深的井中,一边看书一边等鱼儿上钩。
很多人看到这幅漫画都会发笑,笑那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能根据实际来变通,竟然到井里去钓鱼!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就像每日吃饭一样重要。很多人便盲目地依赖于书,书上怎么说,他们便怎么做。
“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说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饱读兵书,纸上谈兵时头头是道,有时连他父亲都不是对手。他自恃聪敏,一心要成为未来的统帅。后来,赵括果真做了40万大军的统帅,可是没神气几天,就由于没有实际作战的,只会纸上谈兵而全军覆没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大学生在洗衣服的时候把整包洗衣粉给倒了下去,他母亲问他:“你怎么把整包洗衣粉都倒下去了?”他竟然回答:“书上说洗衣服要用洗衣粉,又没有说要用多少。”
是的,鱼儿离不开水,但有水的地方不一定都有鱼。这正如人类离不开书,但书上所讲的不一定都正确。因此,我们不要只把这幅漫画当作是一个有趣的笑话,一笑了之,而应正确掌握读书的方法,认真勤奋不死板,随时能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不做事事都依赖书本的“书呆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