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英语课,是我最开心、最难忘的一节课。因为从美国来的“IE团”和香港的嘉宾来听我们的这节课,所以我们都很兴奋。
开始上课了,老师面带笑容地带我们唱了一首英文歌,大家都唱得很好听,还有一位“IE团”的叔叔也和我们一起唱。唱完了歌,老师教给我们两个句子。让我们练习,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地练,特别是陈汇一,他还和周围的同学互相采访起来了。
接着,老师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我们扔飞镖。这时,课堂活跃起来。王海立用力甩着手笔,大喊“me!me!”。
扔了飞镖,我们还玩了抽卡片。陈汇一真“好运”,一抽抽到“走路去美国”,惹得后面听棵的老师都哄堂大笑。传接力棒时,有的同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听课的老师看见了,也为他担忧起来:“快点传啊!”
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我的心像是被吊起来上似的。因为,我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采访美国“IE团”的人员。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眼神,我下意识地往后瞧瞧,一股恐惧感油然而生。当然,我还是迈着乌龟似的步子,往美国“IE团”的人员走去。我顺利地完成了采访,还回答了他许多问题。
这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30分钟,我却难以忘怀;这节课是我第一次与美国人对话,我却难以忘怀。这节课使我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使我更喜欢英语。
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一生要怎样度过。思考一生怎样度过,也就是思考一生的时间应当怎样来用。
所以不停止的思索,是对生命的热爱。正是因为真切地热爱着我的生命,热爱着生命给予我的每寸光阴,才必须要严肃地“思考人生”。
所以“思考人生”可以不再戏谑地用,可以停止那些困惑与自嘲的意味。游荡掣肘于混乱思绪的沼泽显得愚蠢,思考行为本身不愚蠢。但思考不是目的,目的是投入生活。
经过思考的人生,会更有质感。时间终极意义上还是被虚度。量不变,所以追求“质”。比如我之所以想和你虚度时光,是因为我能体验到那些时光是有“质”的。有质是因为我体验良好,内心安稳喜悦。
我对生命怀揣热爱,所以有很多事要做需要花很多时间。所以也突然明白,我之前那种“我从来没有‘无聊’这种感受”的体验,也是完全没错的——我一生的时间有太多的事要做,要么去进行创造,要么认识事物,要么享受生活,哪有时间无聊?时间也不是用来“消耗”的,所以kill time 这种事在我身上基本不存在。
此外,每分每秒都同等可贵。所以“上班”与“下班”这种有限规则,不应当成为将时间予以分离的标志。同样应予警惕的是情绪带来的时间黑洞。感到忧郁,时间就这么被你忧郁过去了;感到烦乱,时间就这么被你烦乱过去了。最终,情感体验上,能觉察到整体上是一个不太好的感受;事件上,由于产生了许多时间黑洞,耗费掉了许多精力,成果捉襟见肘。
余生能量,只够去爱。
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问题引起人类长久的思索,答案也有无数个,而柳比歇夫度过一生的方式独特又令人惊奇。俄国传记作家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中描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将花掉的时间记载下来,看什么书,做什么研究,什么事情花掉了多少分钟,一项项记录在案,每月、每年还要做更集中的统计。人们常常怀疑,这样的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方法到底有没有实行的必要,然而柳比歇夫的人生却过得十分充实,他著作甚丰,对于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等都有贡献,他在讲台上授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常常去到各地考察,此外,还写下追忆许多科学家的回忆录……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和他的时间统计法密不可分。
在我看来,这方法时刻展现出对于时间的珍视。人们有时对于时间的使用颇为苛刻,有时却放任它们溜走,好像看管不力的看守;柳比歇夫却并非如此,时间有序地流逝,他对它们去了哪里十分清楚,我相信这种不寻常的时间管理方法令他对于自己的时间有了更为精妙的掌控。
没有被主体意识到的时间,是已被磨损了的时间,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人应以均匀的速度去使用和把握时间,而非一段时期极度节省,另一段时期又将它们挥霍浪费。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关于时间管理的灵感,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也令我十分向往。人对于自己的一生不可放任,对于生命和时间不可不珍视。
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是作文课,侯老师面带微笑的走上讲台,等同学们说完“老师好”,接着转过身,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算式:40+40=?侯老师写出这个算式后,同学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个个面面相觑,我也一样,我想,好好地作文课,侯老师为什么要写一个数学算式呢?再说“40+40”也太简单了吧。
就在这时,侯老师“变”出了两个烧杯和一大瓶酒精,这是上科学课还是作文课呀?同学们更疑惑了。“现在,我要往一个烧杯里倒入40毫升的酒精,另一个烧杯里倒40毫升的水。”侯老师侧着头,小心翼翼的在两个烧杯里倒上酒精和水,然后仔细地看了看,还让同学们看一看,侯老师一直在往里加酒精、水,直到达到40毫升刻度时才停下,然后侯老师说:“我们把酒精和水倒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变化吧!”这时,我听见一位同学小声嘀咕,“我知道了,侯老师要做火烧云呀!”可这时,侯老师偏偏卖起了关子,我们瞪着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侯老师。侯老师把水和酒精倒了进去,可是水并没有变红,奇怪的是侯老师低下头仔细看了看,咦,水怎么是接近70毫升,而不是80毫升呢?侯老师又做了一次,我们怀揣着这个小问号注视着侯老师,这次侯老师更加仔细,可倒完了,一看,76毫升。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侯老师没做成功呀?“看见这个结果,你们是怎么想的?”侯老师问。我想,可能是在倒的时候漏了一点水吧。同学们有的说是溶解了,有的说是蒸发了,还有的和我的想法一样。就在这时,侯老师要揭晓答案了。
“原来,水分子的密度很高,而酒精分子密度稀疏,当它们被倒在一起时,就有水分子钻到酒精分子的空隙里了。”原来是这样啊!“所以,在化学的世界里,40+40并不等于80”。
听完侯老师的话,我们恍然大悟,化学世界真奇妙呀,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作文
记忆的长河里,每件事都是一朵精彩的小浪花。其中有一朵浪花最使我难忘,它记载着一堂难忘的课,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丁零零”上课了,王老师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一堂精彩的思品课开始了。王老师让我们打开《伸出爱的手》那一课,阅读课中的内容并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是一节关爱残疾人的.课程,在看的过程中,班上几个“淘气包“竟笑了起来,还得意地炫耀他们曾欺负残疾人的“英雄事迹”。我发现王老师的笑脸悄然而退。
交流过后,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提问,而是拿出了一条红领巾,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做游戏,太棒了!”同学们高兴地叫着,王老师却依旧严肃。“我要请大家模仿残疾人,体验当残疾人的感受,请小明同学先试一试吧。”小明是看书时笑得最得意的,老师为什么先请他呢?我正纳闷着,小明已经得意扬扬地站在大家面前了。王老师用红领巾蒙住了他的眼睛,把他转了几圈,并说:“请走到门口。”只见他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然后伸出双手左摸摸,右摸摸,上摸摸,下摸摸,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步子,渐渐向第五组通道走去。突然,只听见“哎哟”的一声,他被桌脚绊倒了。小明摘下蒙在脸上的红领巾,红着脸,低下头羞愧地说:“当盲人可真不容易,随时都有栽跟头、碰钉子,甚至生命的危险。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会嘲笑残疾人了。”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老师特意安排地无声的教育。
随后,老师让我们当聋哑人、独手人等游戏,当健全人的幸福,体验当残疾人的艰辛。接着,老师才让我们看课本,此时,教室里的气氛与刚才截然了。瞧,同学们仔细看着书里的每个字、每一幅图。老师又向我介绍了霍金、李成松自强不息的事迹,还播放了残奥冠军牛贵平、赵继红、张玮夺冠的精彩视频,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他们鼓掌、欢呼。这时,我发现笑容又悄悄地挂在王老师美丽的脸上。最后,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残疾人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热爱生活,勇于挑战自我,比我们更勇敢、坚强,我们要学习他们,尊重他们,要向他们伸出爱的手。”
这堂课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指引着我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向他们伸出爱的手。
这一天,我们在上下午的语文课,老师觉得班级非常闷热,就让我们到外面走廊上透透风,过了两分钟,老师突发奇想,又说:“带上评价手册,我们一起到平台上边讲边写。”同学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个个走进班上,拿上评价,挤出了教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是兴奋又是激动,迫不及待的跑进了平台。
同学们坐成了一个圈,老师站在中间,我们趴在地上,老师讲一题我们做一题,老师讲完了,我们也做完了。还有一段时间,不能若无其事的呆愣愣的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快要期末了,我们一起来问结合课本上的问题,你们来问。”同学们一个个举起了手……老师又问了关于各种成语的问题。
光阴似箭,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没能把握住,这是我依依不舍。
这节语文课令我难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