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课收获了什么作文(在班里我收获了什么作文)

我上课收获了什么作文(在班里我收获了什么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3-05 10:04:48
我上课收获了什么作文(在班里我收获了什么作文)

我上课收获了什么作文【一】

十年前的一个雷雨天,我家发生了一件让我无法接受的事情。我和姐姐在自家楼顶被雷劈中了。我亲身到什么叫害怕。让年纪小小的我麻木了。当我苏醒过来,只见妈妈抱着姐姐痛不欲生地哭,而我在医生的简单护理后抬上了救护车。从此,姐姐不再出现在我身边,有的只是我右手遗留下的疤痕。姐姐被那可怕的雷带走了。

也许是无法适应没有姐姐在身边,也许被雷击的后遗症,我脸上的笑容不见了。有的只是沉默,不愿与他人接触,也不敢。后来,同学们说我是一个不合群的“怪孩子”,也因右手的伤而招人嘲笑。

又是一个雷雨天,雷声和闪电交织出现,教室的灯灭了。而我,因为害怕而蜷缩在自己的座位,伏台哭泣,压抑着不敢出声,身边的同学还是一样在喧哗娱乐。我却害怕得发抖。她,来了。她拍了拍我的肩旁,仿佛给予我安慰,我抬起头看着她充满关心的`眼神,她微笑地把纸巾递给了我,还用手帮我擦眼泪,我的内心仿佛有暖流流过,激起了阵阵的涟漪。

从那以后,她会刻意地和我开玩笑,闹笑话给我看,还会带我去和别的同学玩。一开始,同学们都不想和我玩,我也很抵触,可她并没有放弃,逐渐地,同学们也开始接受和我玩了。看着同学们的笑脸,我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了我久违的笑容。我的心蠢蠢欲动了,不久后,我会主动去找她玩,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我和她成为了好朋友,

总之,我开朗起来了,不再是那个没有朋友的孤僻的孩子,还会主动邀请其他伙伴来玩。我知道一切都是因为她,让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姐姐一样的关心和爱护。

友谊是风,吹走了心灵的阴霾;友谊是雨,滋润了我的心灵。她带给我快乐,给予我笑容,给予我安慰,给予我关爱,就像我的姐姐一样关心我,与我同行。

谢谢您,我的好朋友。

我上课收获了什么作文【二】

今年暑假,游泳馆培训开班了,听到消息,我十分兴奋,打算利用这个暑假学学游泳,也凉快凉快!到了游泳馆,我换好游泳衣,教练首先教我们做热身准备运动,之后,我们一个个像小鸭子下了水。

“哎呀!游泳池里的水真凉,我冷得牙齿咯咯响,全身直打颤。先学换气。教练向我们先示范做了换气动作,先吸一口气,然后把头埋在水里吐气;刚开始,我被呛了几口水,鼻子也酸溜溜的,经过反复练习,我学会了换气,在水里闷的时间也长了。接着学蹬蛙泳腿。教练要我们撑握四个要点:收、翻、蹬、夹。我们在岸上练了好长时间才下水,我穿着背漂手拿浮板,两腿像小青蛙一样用力一蹬,真是有趣极了!当游到深水区时,我有点害怕,但看到其它小伙伴都游到深水区,我又大胆了起来。过了几天,我们又开始学手部动作了。先把手伸出,埋头吐气,打开外划,渐渐抬头,打开内划,吸气收回。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学会了游泳,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我上课收获了什么作文【三】

近日,听了几节新课程展示课,关汉卿《窦娥冤》(节选)、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钱钟书《谈中国诗》,三节课敦促我渐渐厘清了对于问题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上课?”

首先,为了学生的需要。课堂的存在不是因为我们要“展示”什么,而是学生有需要,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尤其母语的学习,尤其是高中生的学习。因为是母语,人人都懂一点,并非零起点,并非空白,因为是高中生,知情行意“不必不如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了两个问题:学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学情。从学情入手,立足文本,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文本的价值方向和利用点。这里的研究不是备课时的单相推定,而是基于细致的了解、征询,尤其是课堂现场的因势象形。要让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需要,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给时间、给空间,给指导、给方法。备课的着力点不在于怎样教,而在于让学生怎样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基于“学”,定乎教。课堂的起点应该始于学生的阅读、思考、体验,以及随之而来的疑惑和需要。这才是“教-学”的本义。

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处在必修五第三单元,该单元是必修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唯一”其教学价值更重要。单元提示即要求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学习关于欣赏、评论文艺作品的规律的知识,参照文章的写法尝试作一点分析和评论,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研究学生的需要就是研究学生的“能”与“不能”,作为高二的学生是能够理清本文思路把握基本观点的,也就是说不需要我们帮助。本文所谈的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以及最后的观点是很明朗的,如果作为重点,可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之,这一点倒是学生未必都“能”的。对于其中的“不能”也未必都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有些是我们“教也不能”的,比如本文的钱式语言的幽默智慧。而有些是我们“能教”的,也是必须教的,否则文本的教学价值将被流失。比如本文作为“唯一”的文艺评论性随笔,其比较文学的立场,(谈中国诗的传统方法一般是纵向的,而钱钟书先生则从横向的角度,在全球诗境中谈中国诗特征,具有很高的智性)对于诗歌等文艺作品欣赏评论的规律方法,以及此类随笔的写法(开篇取其大意,卒章显其精神,中间横加铺排,一以贯之,形成一个整体)是值得我们研习追摹的。此外,大家学者严谨周密的论述风格也是“需要”追随的。学生的“不能”在此,需要在此,我们的价值也在此。

其次,为了课程的目标。准确地说,是课程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具体到文本,应该就是其教学价值的设定。尤其当文本的价值因为学生的未知而不知道“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强加”,否则就是“”。当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非指示、课堂的生成等等概念常常被误解,造成课堂的媚俗与低就,丧失教学的引领拉动功能。我们之所以“教”不仅基于学生的“不能”还要着力于学生的“不知”,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的空白有所填补。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出自必修四第一单元,节选的是《窦娥冤》第三折。应该认识到,戏剧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盲区”或者说薄弱环节,尽管新课程设计了《中外戏剧名作欣赏》选修,但我们实际上未必“选修”,这就造成学生对于戏剧这一悠久艺术门类认识的空白,不能不说这是极大的缺失。所以,必修中的`这一单元显得尤为难得,值得重视。但我们处理戏剧文本时常常把它混同于小说和诗词教学,分析其情节设计、人物形象无异于小说,欣赏曲词又几近乎诗词鉴赏,全然不关乎戏剧文本的特点,失去了“这一篇”的教学价值,即教会学生读剧本,看出剧本的特殊“门道”。本文属于元杂剧,对诸如结构设计、情节推进、人物塑造、舞台布置等分析,都应体现这一“类”的不同。譬如,剧本中的说白主要是为了推进故事情节,曲词只是辅助,曲词主要为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戏剧(剧本)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是本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需要”。当然,不能陷入知识性讲座的误区,也不必上升到专业的高度。结合文本,接触样式,认识规律,就是“门道”。

此外,更深远的取向是为了学生的“不需要”。教学上,牵手就是为了放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的教学几乎就是大包大揽,从作者简介到注音解词、从词意概括到即兴写作。这首词出自教材必修四,单元目标设定为品味赏析,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两点都没有完成,至少没有到位,尤其品味语言这一目标。这里,我想说的是,所谓文本只是一个例子,长期误导了我们。因为把它当例子,只顾迁移拓展,举一反三,忘却了文本、语言本身,大而无当,玄远缥缈。基础教育的语文学习在于培养语言的敏感、美感,在于深入、细读,语文教师惯常以似是而非、若即若离的东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顺便显示自己的“渊博”、“高深”。正是这种游离使得我们的学生长不大、放不了手,高三备考时的窘迫即全线暴露。就本课而言,并不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而是达成方式的问题,主要是结论给出得太快,课堂陷入“听讲”的窠臼,学生只是被动的受众。当然,这与课堂内容“太满”有关。诗词的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静心、尽力地深入文本、深入语言,体察、还原作者的情绪,进而了解诗词。

表现情感的特殊体式和方法,最终达成“不需要”我们也会读诗词这样的目标。为此,根本在于还给学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为了把自己的“准备”尽数倾泻。日常教学的“慢”功,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且为之计深远。

我们为什么上课?为了学生的“不知”、为了学生的“不能”、为了学生最终的“不需要”。所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直是一个口号。学生是我们课堂的服务对象,而不是被动的受众,我们不知道所服务对象的需要,或者根本不管不顾对象的需要,只是一味地灌输下去,不管其已知还是未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被动充当老师“多情”的受众,作虔诚状,作欣欣状。坐在课堂上,面对母语的学习,居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大的悲哀,但学生是无辜的。我们让学生忍受这样的“被服务”时日久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