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不一会儿,老板和老板娘做完礼拜回来了,他们看到桌子上的墨水和钢笔,恍然大悟,顿时火冒三丈。大声斥道:“你这个小兔崽子,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胆了,竟然敢趁我不在的时候,偷用我的墨水和钢笔!”说完,老板拿起皮带,用手揪起凡卡,把他拖到院子里,凡卡被吓得醒了过来,他看见他们那凶神恶煞得脸,害怕极了,赶紧哀求他们:“老板,老板娘,我下次不敢了,不会再用你们的东西了,你们不要打我,求你们了。”可他们根本不理会他,又揪起他的头发,用皮带一边狠狠地打,一边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居然在这偷懒,而且还偷用我的东西,你不想活了,你这个小兔崽子,下次再这样,我就打死你。”凡卡听了害怕极了,一边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一边苦苦哀求老板:“老板,对不起,对不起,求求你不要再打了,我好疼啊!”可老板仍然不听,继续狠狠地抽打着凡卡。可怜的凡卡因为受不住这番毒打,晕了过去……
第二天,凡卡依然受到老板的毒打;受到伙计们的捉弄;还是常常挨饿,睡不好……可他仍然坚持了下去,因为他知道爷爷一定会来接他回去的,到了那时,爷爷一定会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一定会把他们告上法庭,自己一定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凡卡靠着这个信念一直坚持着……
可就在第三天晚上,凡卡在老板和老板娘的折磨下,终于坚持不住了,他死了,死前他的嘴里还不断的叫着:“爷爷,爷爷,你快来接我呀,快来……”
凡卡死了,他在老板和老板娘的折磨下死了,在沙俄时代的黑暗社会中死了……
不知睡了多久,凡卡从美梦中醒来。一个巴掌突如其来,就扇在凡卡的脸上。就这样,凡卡的学徒生活就此继续。一晃就过了六年,凡卡就这样在鞋匠这坚持了六年的学徒生活。但在这六年里,凡卡时时忘不了爷爷,日日思念,夜夜梦见。那份希望的火种也从未熄灭,相反,这份希望也陪伴着凡卡走过了未来几年的学徒生活。
一天,凡卡在街上散步,看到有处地方在招收军人,保家卫国。凡卡就偷偷溜走,去当兵。凡卡在兵营里努力奋斗十几年,终于当上了上校。在这奋斗了十几年里,他也没因为太努力而忘记了爷爷。他在这十几年里常常试着回去看爷爷,却怎么都找不着。自从当上了上校后,他就派人去乡下找爷爷。
终于,在个阳光明媚的一天,一个士兵前来说道:“报告上校,我们找到了那位叫康斯坦丁·玛卡里奇的人,并带了过来。请上校过目。”凡卡仔细打量了一下,天哪,这不正是他天天思念的爷爷吗?爷爷一开始见到上校时,不知道他是凡卡,毕竟现在的的凡卡已成年了。而凡卡一见到爷爷,就激动扑在爷爷的怀里:“爷爷,是我,凡卡啊!”爷爷听到他是凡卡,也激动万分:“想不到,咱两还能在有朝一日重逢!”
之后,沙皇统治被推翻。人们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凡卡也离开兵营,买了房子,和爷爷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嘿!懒虫!一只大手狠狠地揪住了凡卡的耳朵,凡卡惊醒了,是老板!他被老板拖到院子里,老板拿皮带狠狠将他揍了一顿。小崽子哭了,可怜的凡卡刚挨完打,又要跑去给小崽子摇摇篮。他看着摇篮里的小崽子,心中厌恶极了,但他敢做什么?他不敢,他若要让小崽子哭了,老板又要揍他了。凡卡悲哀地叹了口气,心里想:爷爷,快来吧!接我走吧!亲爱的爷爷,千万别扔下我!他相信爷爷收到了他那封宝贵的信,他想爷爷正在来接他的路上。想到这,凡卡又打起精神,摇着摇篮。爷爷将我接走后,我一定要帮他搓烟叶,帮他干活他计划着要为爷爷做些什么,爷爷若要能接他走,凡卡从心底儿感谢爷爷。他哪里知道,邮差一看到他信上写的乡下就扔在了一边,俄国有多少个乡下啊!邮差怎知道凡卡爷爷住的乡下是哪一个。就是接到了信,爷爷也不会来接凡卡了,不是爷爷不爱他,是爷爷飞向了美丽的天堂
凡卡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吃不饱饭,挨打挨骂,睡眠不足,这都成了习惯。他默默地忍受着,他相信,爷爷一定会来接他的,爷爷不会丢下他。凡卡一天天瘦下去,可是老板和老板娘依然让他做着苦活。凡卡总是撇撇嘴,叹一口气告诉自己:爷爷会来的!。
洛阳城里,秋风拂去了夏日的炎热,小草失去了夏日的光泽,枯黄的树叶也不得不离开大树的怀抱,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游荡着。候鸟们匆忙地向温暖的南方飞去,偶尔留下一声长鸣,划破那沉寂的长空。蚂蚁们忙着搬运过冬的食粮,青蛙已经吃得饱饱的,在洞里等待着瞌睡的来临。只有那蟋蟀还在唱歌,但那歌声是多么脆弱,无力,仿佛马上就要停止似的……
诗人张籍倚在窗前,面对这满目的秋景,不由得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年迈的双亲,懵懂的孩子,贤惠的妻子,你们都还好吗?记得几年前的中秋节,一家人曾一起赏月,孩子们则念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儿歌。几年没有回家乡了?张籍不敢去细算。今年的中秋即将来临,月圆团聚对张籍来说,恐怕又是奢望了。
还是给家人写封信吧,免得他们担心。这样想着,张籍拿出笔墨纸砚,他蘸好了墨水,可是该写些什么呢?要告诉的事情实在太多,张籍不知从何写起,不争气的眼泪倒是流了出来,把宣纸都打湿了。张籍沉思了许久,终于落下笔来:吾妻爱鉴……
第二天一早,张籍就把昨晚花了大半夜写好的家书交给信差,还反复叮嘱:可一定要早些帮我把信送到家乡啊!千万不要送漏了,我的家人可都牵挂着我呢!可当信差正要离去时,张籍却又大声喊道:且慢,且慢,待我再查一遍。原来,张籍担心没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只见他又把信拆开,仔仔细细地又读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了,这才重新封好信,放心地再次交给信差。
信差装好信,骑上快马扬鞭而去,张籍却久久地凝视着信差离去的方向,他好像看到了家中的父母、妻儿正围坐着桌子一遍遍读他的信……
用想念谱成一首歌。想念赶往这里的你、想念曾经快乐的我、想念着的诉说。
这一次,凡卡,请幸福下去吧。——题记
梦醒时分,凡卡回到了这个再熟悉不过的现实里。
老板孩子的哭声又响起,他知道,此刻若再不过去好哄,又会招来皮肉之苦,他可不想这样。于是,揉揉惺忪的睡眼,瞧一眼窗外,漆黑一片。一如此刻的心情。信送进了筒里,可为什么他还是那么无助?
“凡卡!我们的早餐呢!”虽还沉浸在有爷爷的梦里,可老板娘带着怒气的声音凡卡一听就明白——赶忙爬起来,抖抖身上走廊的土,跑向厨房。又是一阵的乒乒乓乓,凡卡端出了三份美味早餐。它们看上去是那么丰盛:牛奶、面包、香肠……吞吞挂在嘴边的口水,凡卡自知这里没有自己的事了,退下厨房,去吃自己所谓的早餐。说白了,不过一块昨天剩下的面包屑罢了。不过凡卡此刻还是满足着的,他心中怀着憧憬:“爷爷,请快些来吧。”
再说这封信,经过醉鬼邮递员之手,被返回起点。或许真的是基督保佑?我们不得不这样感叹,这封信后来竟鬼使神差的走进了爷爷的手中。说那时,已经是一季夏天逝去。
“喔,我可怜的孩子……爷爷怎么舍得让你受这份罪呢?”当爷爷读到凡卡的文字时,不禁泪眼朦胧、打湿了手中的信,阴湿了信上的字迹……爷爷找到牧主,向他述明了即将离去的坚定信念,好心的牧主感动于爷孙俩的感情,赠与爷爷双倍的工钱,送与爷爷同样真挚的祝福,爷爷走进了凡卡的城市。
此刻,凡卡正帮老板擦着书桌。他有些柔嫩的手抓着一块与手不相称的大抹布,看着橱窗外行走着的人们,心中还是小小的期待着。“宝贝、我的孩子!”爷爷?是爷爷的声音!凡卡听呆了,这是梦吗?掐了自己一下,痛的喊出声来,但此刻,他才不会顾及什么疼痛感,终于绽开了笑脸。凡卡一头扑进爷爷的怀抱,就僵持着这样的动作——凡卡在爷爷略显破旧的衣服上蹭来蹭去,爷爷则摸着凡卡的头发,轻轻的安慰着……
若有一天,你也想起了当年大街上的那个画面,透过鞋匠店的橱窗,老爷爷拥着孩子、孩子哭着,请不要怀疑——那泪水是喜悦与激动交融的。你也会感叹、也会感动、也会驻足……
见面时,已是秋天。凡卡告别了鞋匠老板一家,同时在临走前一个晚上,和爷爷一同为他们向基督祷告、祝福,感谢他们一家的收留,虽然有些苦罢了。
第二年的夏天到了,这一次,我们再不会看到喧嚷拥挤的城市里,那个鞋匠店里可怜的男孩儿了。田间地头,小凡卡正扛着锄头、耕着家乡的那一亩田地。累了,坐在树荫下,玩弄狗尾草;困了,靠在大树边,凉了爷爷会给他盖上衣裳……
我用想念,为你谱写一首歌,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叫句点。凡卡,请幸福下去。
冬天的一个早晨,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某车站里的人太多了。不少入口处后面都排成了长龙,只有“母子上车处”候车的人不多。
在“母子上车处”牌子的旁边站着一位扎着头巾的妇女,她的个头不算高,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约一左右岁的孩子。她看看挂着的牌子,又看看那几位青年,皱了皱眉头,心想:这里明明是“母子上车处”,那几个青年怎么会站在这儿?这怎么可以呢?不行,我必须得说服他们。想到这里,她走到排在前头的青年面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能请你把这牌子上的字给我读一下吗?”这个青年刚想说什么,站在他身后的高个子青年却不耐烦地说:“读什么读!你自己不会看吗?”那位妇女抑住心中的怒火,说道:“对不起,我是文盲,不识字。”那个高个子青年听了,有气无力地念道:“母——子上车——处——”“那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妇女接着问:“哼,连这个意思都不懂,你给我听好了,”那位个子最矮、戴着鸭舌帽的人轻蔑地说道,“意思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起上车的地方。”那位妇女听了,以为达到目的了,于是,她说:“那好,既然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同上车的地方,你们几个年轻人怎么可以排在这里呢?”“哼,我们愿意,你管得着吗?”那个大个子青年蛮横地说道。“年轻人,可不能这么说呀!”妇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给他们讲道理,“既然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就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那整个国家还不乱了套?”这几个青年听了妇女这番话,慢慢地低下了头。“你真了不起,虽然读书不多,却能讲出这么多的道理。”那个戴口罩的青年拿下口罩,心悦诚服地说道:“我们错了。”那位妇女听了,微笑着说:“其实我并不是文盲,我这样做只是想让你们遵守公共秩序,你们不生我的气吧?”“不,不会!”排在前头的青年便招呼其他几个青年去别的入口处排队去了。
那位中年妇女看着他们的背影笑了:“这几个假文盲还真有意思!”。
这幅图上“母子上车处”被一群高大威武的男人们占领了,他们心安理得的把真正的母子挤到了一边。那位母亲,农村打扮,衣着单薄,抱着一个很小的孩子,她胆怯而无可奈何地望着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们,冻得瑟瑟发抖。
第一个男子身穿大皮袄,把手放在口袋里,双目紧闭;第二个戴着个大棉帽,也紧闭着双眼,他们两个似乎在闭目养神;第三个鼠目微睁,仿佛很害怕看到“母子上车处”几个字;第四个身着羽绒服,戴着大口罩,故意把头扭到了一边。这些人为了自己舒适,全然不顾社会公德。
在标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网吧、游戏厅里,一排排小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电脑、打游戏;“脚下留情”的草坪上还是被假文盲留下一道道黄褐色的土径;“禁止吸烟”的电影院里,一个个假文盲翘着二郎腿在“吞云吐雾”;“不准乱刻乱画”的旅游景区,又是被一位位假文盲刻下“××到此一游”的语句……难道这些人不识字吗?不,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和舒适,不但不遵守社会公德,而且还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