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贾容韬老师写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经过第一遍的阅读,就有了比较多的感触,还有就是思想上的转变,确实是一本值得父母一读的好书。
对于教育,一般的人都认为是学校教育,而对于家庭教育,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陌生而棘手的。我自己也是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作为父母就是拼命挣钱,给孩子往好的学校送,给孩子准备好的物质生活。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到原来的我是多么浅薄,多么寡闻,完全没有把家庭教育当回事,没有把家庭教育当成一个事业来对待。
好的是,自己不会也没有装会,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不学习就会跟不上的,我也在加强学习,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家庭是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地方,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是塑造人生品格的地方。很多时候,自己用现有的眼光,主观的去要求孩子,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原来,家庭教育是需要大智慧的,包括批评的方式和时机,合理的运用赞赏和鼓励,学会倾听,学会调整心态等等,有很多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提高的。
孩子出现问题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这个问题去找孩子的原因,就像盯着锁着的门找钥匙一样,没有跳出这个思维,就找不到钥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是被动来到了这个世界,后面出了问题,肯定是家庭的原来,是父母的原因。因此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所以要找准病因,才能因病施救。纵观现实中大部分问题孩子,多数多是家庭不和谐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家庭矛盾比较恶化的等等。正是因为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才会被外部不良思想侵袭,不良作风影响,心理产生了扭曲,才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问题孩子。此时,唯有先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从自己的病因出发,找到解决办法,改正方法,进而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孩子,把孩子引导在正轨上。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时候言语或者行动不当,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包容、理解、信任,而不应该在孩子犯错了大发雷霆、挖苦、指责。更多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控制好情绪,加强相互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言传身教真的很适用,孩子也是想进步想提高的,看到父母都在进步,在改变,在学习,他肯定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恰好是我们所希望的,共同成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摩西奶奶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关键是要开始行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孩子越小越是有利时机。愿你我都能及时醒悟,把这份事业做好,行动起来。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悲的是,有部分家长身处在问题的漩涡中却不自知,受困于孩子问题的表象,整日里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孩子拧巴,既不懂得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又不懂得自我救赎、自我学习和成长,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恶劣,最后是自己痛苦,孩子痛苦,家人也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思想觉悟高、懂得反思,懂得求助,懂得自我成长和改变。
比如今天案例当中的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好脸色,孩子的父亲更是简单粗暴,对孩子常常采取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加上一位简单粗暴的爸爸,无疑是孩子的恶梦。孩子十六岁时出现迷恋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等问题。
一个不被父母欣赏和关爱的孩子,一个心无所属的孩子,有今天的问题呈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庆幸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辗转找到贾老师当面请教。她信奉“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的内行。”决心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我学习家庭教育以来,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所谓问题孩子的“回归”和“转变”,无一例外不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来实现的。
错误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成长的契机,犯错是通往正确的必经之路,暂时的迷茫、寻找人生的路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实质和情感需求;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支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赏识和认可;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存在感;当父母放下内心的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正念;读书笔记.当父母自身改变,给孩子做好福德示范和正能量的传递;当父母信心满满,把自己活成爱和信念的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内心的优秀品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展现在父母面前的也都是懂事、美好的一面。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专家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但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是普适性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专家再了解我们的孩子都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深入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彻底地改变旧有的心智模式,才能拥有全新的行为模式,也才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正向的、也是更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来说,只有自己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号准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祝愿我们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许久没有喝过鸡汤了,最近因工作事情较多加上家庭的一些小事,导致自己的情绪或多或少的受些影响,为了让自己继续向前,必要时还是得给自己打打鸡血,喝喝鸡汤,滋补一下才行。
《先谋生,再谋爱》作者李筱懿是我喜欢的作者之一,对于她的文字,个人感觉接地气,且表达较直白。
书中通过周边人和事,讲述对工作、家庭、婚姻、爱情、自身成长的一些观点。其中有这么些观点是我认同的
女人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拥有不多,却想要太多,以小博大的赢面毕竟很小
自我解读:这是大多数女人的通病,按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的样子来要求别人,现实社会中,就算别人能达到这个条件或许人家也看不上你,唯有先把自己变强大了,进入了那个圈子,你才能找到你心中那样的人。
所以不要做些不切实际的梦,需要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才是真实的。
与人沟通,不能一直向别人发牢***或吐苦水,因为那些全是无用功,说得再酣畅淋漓,问题依旧是问题,直愣愣地杵在那儿,像在嘲笑拿它毫无办法的人。
自我解读:这句话就像是在说以前的我,以前我很喜欢见人就吐苦水,不管是朋友还是同事。但渐渐的自我发现,向别人吐苦水吐多了不是一件好事。吐苦水的对象首先错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你发牢***吐苦水。有些牢***和苦水,若和朋友讲会开导你帮你解开。向其他无关紧的人说,反而给别人增添了份茶余饭后的谈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吐完后确实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和面对,朋友的建议是中肯的,但是还是需要自己鼓起勇气去面对,不能当逃兵,这样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
摆脱痛苦最有效的办法,是专心去做能够增强你能力的事情,直到本事大到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自我解读:在工作上,可以通过各种磨炼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直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很好的运用后并得到肯定,这是其一。当自己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随之后带来经济上的真正独立,相对于家庭来说,自己在有能力,并且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在家庭当中才会有一定的话语权。
我记得之前听过《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中一篇文章,讲到这么一个故事,女人在结婚生孩子后没有去上班,而是在家带孩子,家庭里有婆婆。有一天老公告诉她要她去找工作,娃有奶奶带。但女人当时不愿意,觉得老人家始终带不好。之后老公再也没提过这事,但是事情就在这里发生了转变,女人问男人要钱买奶粉,尿片时,男人都要问用途。而且在家里说话也越来越没份量,当时女人就被泼醒了,于是决定重回职场,一边工作一边加强学习,最后收入非常可观。而且在家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当然在家庭中是否有地位,经济独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对方的支持与肯定。这样在工作和家庭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平衡。在如今的社会中,女人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妻子、媳妇、母亲还有职场女性,不但要分担家庭的负担,还要在职场中与无数人竞争。女人的内心往往比男性要脆弱,所以要想增强自己的能力,必须学会专业技能,其次,还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豁达的姑娘,会把生活中无意义的参照特降到最少,不再轻易羡慕别人——羡慕本身,就是一种不太有价值的情绪,距离“嫉妒”很近,距离“改善”很远,把人的脚摁在原地,心却飘往苍茫的`远方,徒增烦恼。
自我解读:人往往看到最多的,是别人披着光环的样子,而卸下光环的外衣,或许你羡慕的那个人是遍体鳞伤。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对男神张震的采访,在看到他的照片时,觉得特别成熟有魅力,但是这篇文章不单是说他具备的魅力,而讲的是魅力下的付出,为了拍某部电影去学各种各样的专业,比如跆拳道,潜水,并且还获得相关的证书。这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所以不用去羡慕别人,别人所得到的都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换来的,要想自己也成为优秀的人,就只能对自己狠点,付出和别人同样多甚至更多的汗水。
女人在任何年龄段,在爱情、工作、家庭之外,依旧能够坚持对社会的了解、对友情的培育、对自我的探寻和对思考的要求,她的世界会因为丰盈而有趣得多。
自我解读:我有一个朋友,从孩子出生起就自己带着,直到现在孩子两岁多了,她一直告诉我想把孩子提早放到托儿所去,自己早早出来找工作,但是她还有另一份担心,怕两年多没工作,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还好她在带孩子期间也没有放弃学习,考了个初级会计证。其实我是支持她的,把孩子安顿好,找份工作这样不会长期和社会脱轨,而且还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眼界再次打开。
这个社会也不允许每个人掉队,稍稍不小心,就与别人拉开了一段距离,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追上别人,现在很多家庭主妇,全职妈妈都开始做些小代理、小生意。有的还做的红红火火。这样就成了自己的事业。为的就是不想被这个社会淘汰。
知道世界的广阔,才不会把自己的困扰、情感、憋闷太当回事,生活是个太大的多项选择,亲情、爱情、友情、事业、健康、爱好等等,都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自我解读:记得潇洒姐有讲过一句话,要么阅读,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我是认同这样的观点的,旅行的意义在于,一是放松心情,二是开阔眼界。约好朋友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何不可呢?当然是要在有经济有时间的基础上,去旅行。
《先谋生,再谋爱》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再次点醒了我的一些脑细胞,让自己的内心再次得到释放,有时候人在出现惰性时,偶尔看看这类鸡汤书也是不错的。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对自己说,加油吧!重新拾起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进。相信黎明的曙光会越来越近的。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可见,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挫折与痛苦,悲伤,烦恼,别离。连女神也不例外。老公不上进,孩子不听话,唱反调的同事,刁钻的婆婆,你有的痛苦,别人也有,只是放在你身上,这些痛苦被无限放大了。我们时常羡慕别人,那是没有走进别人,能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往往或多或少有了修饰。因为coco.香奈儿的故事告诉我们,“谁都没有金刚不败之身,每一个看起来从容淡定的人,都经历过翻江倒海与涅槃重生的内心戏。“
记得看见过一句话,大意是:你认为的痛苦,在人类史上并没有独特性,除非是罕见的疾病,独一无二的案例,否则就会被历史记录,事实上,大多数就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无闻的消逝了。
那些走的走的更远的菇凉,都是自愈能力很强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