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少年宫的作文课上,老师神秘地走进教室,笑嘻嘻地问:“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谁没看过呀?”“我都看了N遍了”“一定看过噻”。老师又问道:“如果让你们在孙悟空、猪八戒、唐憎、沙僧中选一位给你当同桌,你会选谁呢?”同学们都觉得很好奇,老师怎么会提这么个问题哦!不过又都认为非常有趣,大家开始思考起来。
“《西游记》嘛,就是讲唐僧师徒四人去取经……”不知道谁把这个话匣子打开了,大家热情度很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龙彦宇站起来说:“我绝不选猪八戒,我自己都够胖了,还得跟一个胖子坐一起,真是丢脸!他IO又低,来了,又给我们增加一个差等生。”话音刚落,大家哄堂大笑起来。不知谁又补充了一句:“就是嘛,跟他坐一起,不仅丢我的脸,还给我们班丢面子!有损形象噻!”古文菲又冒了一句:“猪八戒胃口好,吃中午饭时,他一定会把我的饭碗抢去,影响我的成长发育。”
大家笑归笑,到底选谁呢?这是我们 “严肃”思考的问题。我忽然站起来大声说:“我百分之百不选唐僧,因为他胆小如鼠,说话又娘娘腔。我身边坐着一个千古美男子,脸往哪儿放呀!”我像打机关枪一样说了一大堆,“我们都穿校服,而他却穿着一件袈裟。我如果想找他摆摆龙门阵,他一定会说:‘阿弥陀佛,贫僧从不思考,与佛教无关的问题,善哉、善哉。’”大家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都决定把唐僧淘汰出局。这会儿,教室已经沸腾起来,张家瑜抢着说:“沙僧缺心眼儿,我决不选他。”“还有,还有他长得黑不溜秋的,难看死了。”许子一又说。
排除了唐僧、猪八戒、沙僧,选谁呢?当然是孙悟空了,孙悟空是最佳候选人。大家一致认为:他英勇善战,有一双火眼金睛,可以帮我们看答案。他那金箍棒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
到底选谁呢?真是有趣的选择啊,让你来选,你会选谁呢?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我看到与学到什么。
首先,我看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伞,看到了很多刀和剑,还看到了踩着玻璃下面的“运河”。
我终于知道了古代的伞是怎么做成的?而且花纹很漂亮。古代的伞和现代的伞打开也是有区别的,现在的伞只要一点击按钮就可以打开,而古代我看到的伞是没有按钮开关的,直接用手拉开的。而且我知道了刀的用途,可以用来日常的生活工具,比如切菜,比如***猪等。但是古代的刀和剑是用来作为防身和打仗。而且每个年代的刀和剑都不一样,同时在古代,佩戴的剑不一样,也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还有我知道杭州有个有名的张小泉,他制造的剪刀是很知名的,还出口国外呢。
其次,我还知道了在杭州有一条很有名的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就在我家附近,我记得小时候妈妈还经常去运河旁边跑步呢。在古代,运河主要的作用是方便输送南方的粮草到北方,因为南方物产比较丰富,也是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不过这是妈妈告诉我的。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让我知道了其实古代的.人民是很厉害的,因为可以让我们的雨伞那么精美,还有能开凿那么大的运河。还有看到了古代的人民的匠心精神。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古代的人民的勤奋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还有他们的创新精神。
对此,也许有些老师会产生一个困惑:我们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完不成怎么办?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应该在这个临时的火花基础上开展课堂呢,还是回到我的预设方案上去?其实,老师应该在不过分偏离课堂主题的前提下,放弃原来的方案,而就课堂上一些有智慧的问题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如果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认可,他就愿意和老师进行倾心的对话。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这节课可能就有一些不可控制的东西了,这就叫做不确定性。但是,精彩的对话往往就在这样的课堂中产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听过很多次,我觉得她的课有一个特点,同样一节课,在这个地方上和另外一个地方上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回答不同,老师应对的方案就不同。这样的课堂才是原生态的,这样的课堂才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发育。
教师可以设身处地的换个位置想想:假设我是学生,我在下面听老师讲课,我回答老师的问题,我是希望讲自己的心里话,还是希望讲老师心里希望我说的话?显然,我们都喜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和老师、同学的观点碰撞,并在碰撞中获得自己智慧的成长和情感的涵养,儿童也是如此。所以,现在我们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剧本加上一个优秀的演员去顺利完成40分钟的任务了。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我们把这样充满智慧生成的课堂称之为开放的课堂。传统的课堂精确得像仪表,封闭得像潜水艇,而充满智慧生成的课堂上,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老师的思维当中。这两种课堂比较起来,学生肯定喜欢开放性的课堂。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课堂一旦开放,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就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我们应该怎么驾驭呢?所以说,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老师具备更为深厚的功底。
这个功底是什么呢?是我们老师自身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洞察,而不仅仅是知识积累这一项。举个例子,美国老师上《灰姑娘》一课时,讲到了对后妈的评价。学生就说后妈不好,那么老师是怎么引导的呢?老师说,这个继母也有爱,也爱自己孩子,但是她不能爱别人的孩子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体现了老师对人性缺陷的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豁达。你说这是老师的知识吗?好像哪本书里都没有教这样的.东西,这是老师个人的人生境界。
如果一个老师缺乏精神追求,不热爱生活,不热爱生命,不追求真善美,完全在低俗的思想指引下随波逐流,那么他在课堂中能够给人高雅的引导吗?我觉得不会。所以说,课堂放开以后,老师的功底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上,还体现在对生活的理解和自身的修养上。只有老师自己是高雅的、有修养的人,我们才可以培养出高雅、有修养的人。
知识积累和对社会的思考,是我们老师应对课堂不可缺少的东西。知识积累需要什么?需要读书。然而,读什么书?我的是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为教书而读书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可以使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一些完善,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境界。
从根本上来说,语文研究的是人,研究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所以,凡是和人的精神相关的书,都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涉猎的书,而不仅仅是纯文学的书或者学科杂志,还要有哲学、美学、历史、教育学等。只有我们的精神营养平衡,我们的课堂才是丰满的,比如说历史,这也是研究人的,缺乏这些,就会让你的课堂捉襟见肘。比如我听过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她把主题提炼为尊重,什么样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赢得尊重。这个主题的提炼来自于对历史的深度思考,来自于晏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如果我们老师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可能备出来的课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课可能比较感性、热闹,但是缺乏灵动、思考,给人的感觉就不会一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