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等一连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和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社会……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那么,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孩子视学校为樊笼,书本为锁链,那么这种学校的存在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适应孩子的内在成长。
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知识的视野,把知识真正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读完此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去进行一些改变,做真正适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他躺在最里边的病床。这是张灰色的床,床边贴着三张密密麻麻的处方,横七竖八地拉着许多注射管,直通向那灰黑色的天花板上挂着的各种吊瓶。
蓝天上高挂着一颗鲜红腾动的金阳,一群小孩子不知在什么地方玩耍,欢乐的笑声透过玻璃勾透着小杭年轻的心。
小杭,十三岁,本是朝气蓬勃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的年龄。但……他的人生已经没了希望,这是那位最有权威的老医生对他说的。
小杭环顾着毫无生机的灰色病房,目光停留在旁边那台闪着金属光泽,冷冰冰的仪器,“嘀,嘀,嘀”地有规律地发声。这是他仅能做的事了。
昨天他又动了一次刀,上午刚出重症监护室,蓝天上太阳的光透进来,照在他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照着他那龟裂、苍白的唇上。他的脸似乎没有血和肌肉,只是一块依稀可辨的头骨。但他的眼睛,那双如深潭汪水的眼眸,还是大得出奇,虽然已深深嵌入了眼眶,但仍光微弱地闪着青少年独有的光辉。
“吱呀”,门开了,老医生和护士长进来了,老医生拿着一支钢笔,仔细地记录着“嘀,嘀”响着的仪器,喃喃自语着。
护士长看了看床头的处方,将一根连着吊瓶的输液管拔下,插上另一个硕大无比的红色吊瓶。
老医生将钢笔插回衣兜,盯了小杭很久,轻轻问道:好点儿吗?小杭轻轻张开一道口子,但他发现他几乎无法开口,便轻轻地摇了摇头。
老医生点了点头,转身要离开,小杭忽然张开口:“医……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老医生定步,全身似乎打了一颤,他转过身来,说,放心吧,别问太多。
小杭眼里噙着泪:医生,我家里没有人了,我,我想走得明白……
老医生迟疑了,半晌,叹了口气,竖起两根指头,低声说:“两个星期。”
小杭全身打了个寒战,透着冷汗,他也想过这一切,但不知道……会来得那么快。
医生走了出去,小杭仿佛听见一声叹息……
第二天,小杭的眼眸黯淡了,护士送来了鱼汤,说是爱心机构送的,一个月的三餐。
小杭伸出布满针眼青色的手---早上难得的安稳,有10分钟不用输液,他费力地接过鱼汤,窗外蓝天的光芒,照不到他的脸。
突然,门推开了,一台载着一个人的推车推了进来。小杭有些惊讶,因为自从5个月前来到这,都没有一个人来做他的伴呢。
两三个护士七手八脚地将一位大约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抬到他旁边的床,这老人实在是出奇━━怎么会有人那么瘦!几根依稀的白发,分布在那布满老年斑的头上。现在,他仍没有醒……
第三天,小杭注视着窗外的蓝天,窗户紧闭着,窗外一切都灰色的。
第四天,嘿,小朋友?小杭转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深隧的眼。
小杭感到了兴奋,他已经五个月没有伴了。
小朋友,你怎么啦?来这儿?
小杭本不想提,但一听这亲切的口音,很奇怪,他大胆地说出了内心已5个月没去面的词:伯伯,我白血病,5个月了。
老人干咳了几声,笑:白血病……白血病不该进这里,白血病治得了。
小杭很奇怪,以为这个老头不懂病,感觉似乎受了蔑视,脱口而出:那你是什么情况?
老人干笑了几声,我啊!肠癌晚期,转移了,治不了啦!
小杭的`心咚地一声,又一个像他一样的人!
白血病……我也患过,二十二岁那年。接着,老人转视窗外蓝天,说,我也这么个情况,医生说,我的生命只剩十天了。
小杭听到,老人那时甚至比他还接近死亡,突然涌起莫名的激动。
那……你是怎么活下去的呢?
咳……怎么办呢?我坚持各种化疗,物疗,正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骨髓,我终于活了下。
小杭转过头去,看看那灰色的蓝天。
当时,我就想,我不能死,我不可能死!我就想着蓝天,不想我的病。蓝天……蓝天……
老头喃喃地低吟着,小杭仿佛感受到了他那在蓝天下搏动的心。他忽然着急地想推开窗玻璃,他艰难地扭动身躯,伸出颤抖青筋可见的手,缓缓地搭在玻璃上,向前一下一下地推动着……
窗外又呈现出了一方蓝天。老头望着蓝天,长呼一口气……
两天后老医生又来例行检查。小杭忽然提出要恢复化疗,老医生十分惊讶,并强调,你确定?你已经过于虚弱,怕……
不!他坚决地说。
老人注意着他们的对话,窗户完全推开,太阳光肆意透进来照着病房所有的角落。
三个星期过去了,小杭奇迹般地活着,出乎老医生的意料,小杭的脸上已多了一份常有的笑容,病房里也常洋溢着温暖的阳光。
有一天,小杭问老头:你认为,蓝天是什么?
老头沉默了片刻,望着蓝天说:你已经明白了吧。蓝天,是希冀,是光明,是人生……
小杭望了望蓝天,多么美丽,多么圣洁……
三天后,走廊忽然由远及近地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紧接着老医生推门而入,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满的欢喜,气喘吁吁地说:小杭,有消息了!台湾有适合的骨髓!
小杭六个月来所有的痛苦,化作一道热泪,与欢跃飞腾的心的搏动,庆祝着又一个起死回生的生命……
但他又问道,老人还好吗?
老医生摇摇头,叹口气。
小杭全身颤动,是悲喜交加的相互碰撞。老头昨天感觉很不好,已经交代过小杭,希望他能记远记住蓝天……
一个月后,小杭走出了医院,虽然还是有些虚弱。他贪婪地享受着蓝天,享受蓝天下的一切!
老人,你就是我的蓝天啊!
最近,拜读了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等一连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和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社会……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那么,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孩子视学校为樊笼,书本为锁链,那么这种学校的存在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适应孩子的内在成长。
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知识的视野,把知识真正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读完此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去进行一些改变,做真正适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价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来,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从同情、从感同身受,一步步脱离认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诚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适时适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影响、守望,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强制花开。
据说,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而在我眼中,中国的集体教育是从孔夫子开始的。为什么要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古往今来的专家们给出了很多解释。但学校教育确乎是一天天发展壮大了。
现在你要是问别人“你为什么要上学”,那人准会愣在那里,因为上学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可是学校教育的弊端似乎也是越来越严重了。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学校教育应该干什么?也真到了该问一问的时候了。
《学校在窗外》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作者黄武雄认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项:维生、互动、创造。他认为维生不必教,创造不能教,能教的只有互动一项。所以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能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做这两件事呢?作者的解释是:“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开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
如果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作者认为那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现代学校是按照这三件事去做的吗?显然不是,作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套公式,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作者以其独具一格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属于所有学校的通病。现代学校教育,重知识不重经验。由于学生只忙着去背公式,背死的知识,他没有时间去接触实际的世界,无法去摸索、积累丰富的具体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经验。等他从学校里毕业,进入现实社会,缤纷多变的现实会使他迷惘,他发现很多事是没法套用公式去解决的。但学校教育给他形成的习惯让他无法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他只是一再地回到公式中去,生搬硬套地去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很多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他的思维始终是浮离于真实世界之外的,无法与真实的世界融合。这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高分低能”。
学校教育应该打开人对世界的实际经验,而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封闭在书本之中。只看重学习抽象知识的成绩很明显是错误的。
很多人是在离开学校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我想,这也正是本书的书名——“学校在窗外”的真正含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