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进入石林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颗宛如明珠般的湖泊,湖中央屹立着几座如小山般的灰石,美极了。
走过奈那些湖泊,便看见许多石头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丛中。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星。远处,一排排松树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草地。
再往里走,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呆了。那么多高大的`灰石,千峰万峦、万石笋立,只见成千上万的奇石拔地而起,残差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彰显出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继续向前走,眼前出现一块形如少女美丽剪影的石峰。导游告诉我们这块石壁就是彝族撒尼姑娘阿诗玛的化身。
离开阿诗玛的化身石,我们来到了树林里。在绿树环抱下,一块大石呈现在我们眼前。大石上写着千嶂叠翠,听上去真美。
再往石林深处走去就是石林群了,纵横交错,连成一片,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石林。这里就是石林的标志了。此时绿树婆娑,清风徐徐,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地是绿的,块块巨石是灰褐色的,就像仙境一般,这就是七彩云南的魅力了吧。
世人经常说大自然的美离不开石头和水,水是灵动的,细腻而委婉;石头是静止的,恢宏而博大。在石林,我听到了石头的歌声。
经过了2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终于从大理来到了丽江,在那里的第二天,我们便去了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海拔有5300多米,终年积雪,就是夏季,来丽江旅游的人,也能看到山顶上的斑斑白雪。我们坐了车来到了玉龙雪山乘车点,坐着大巴便上到了玉龙雪山的缆车站,那时,海拔已经有2000多米了,我们买了票,便上了缆车,在途中,我们便用了前一天买的补氧瓶,开始对自己喷,喷了之后,我顿时从炎热变成了凉爽,仿佛刚才还是酷暑夏日,现在就变成了冰天雪地,喷了一下我是神清气爽,舒服多了,接着,我们就看着缆车,一下一下的,把我们拉上了雪山,在途中,我非常惊叹,建造缆车的工人们是怎么样在这样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施工的,他们用尽了血与汗水,整整花了10年,才建造了这条索道。
上了雪山,我刚刚走出接待室,顿时迷住了:在我眼前的,再也不是五彩缤纷,而是除了白色还是白色,我快乐的跑进了雪堆里,痛快地摸着这些雪,突然,只听到“哇——哇——”的声音,我抬起头来:原来是雪上滑道,真是太好玩了,我想。原本我也想叫爸爸来玩的,但突然发现:那里排队排的太长了,实在是玩不了,因为奶奶爷爷是等不了那么久的。没办法,我只好就在雪地里扔雪球,拍照,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块石碑,那块石碑上写着:4506,这就是我在雪山上的海拔,我非常高兴,自己能登那么高。
这次,我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雪山,同时,我也自豪,因为,我觉得:登上雪山,就是一种无比的荣耀。
昆明湖是仿照杭州西湖建造的湖,是颐和园里最大的湖,从远望去,湖水碧蓝碧蓝的,走近一看,湖水真清澈啊!能看见一条条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小雨滴在了湖面上,溅起了一朵朵小浪花,水面微波粼粼,还发出细小的“滴答、滴答”地响声,犹如一支美妙的乐曲。雨中的昆明湖就像一幅灵动的画,让我不得不佩服画家高超的画技。
在湖边有一个小池塘,碧绿碧绿的荷叶挤满了整个池子,就像一把把小伞浮在水面上。池塘里开满了千姿百态的荷花,每一朵荷花都有它们独特的姿态,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笑脸,它那粉红色的花瓣中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金色花蕊,时不时会吸引几只蜻蜓。
一阵微风拂过,一池的荷花都在摇摆,有些还在翩翩起舞呢!就好比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湖岸上到处是高大清秀、粗壮挺拔的垂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风起舞,似乎在向数不胜数的中外游客招手。湖水、荷花、垂柳把昆明湖装扮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让游客们留恋忘返,乐在其中!
6月30日上午八点三十分,我和妈妈以及她的同事们踏上了上海通往昆明的飞机。坐在飞机上的我异常兴奋,时不时趴在飞机机窗上眺望不远处的白毯子似的云,恨不得能立刻透过它们看见云南那片美丽的土地。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老实说,我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云南的各个风景名胜,但它对我来说依旧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真正感受到云南独到的美,这倒还是第一回,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期待不言而喻。
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飞行了三个小时,到了中午十二点,它终于在昆明机场缓缓降落。下了飞机,一股凉爽的风便拂面而来,瞬间吹走了我和妈妈旅途的劳顿,却同时又吹来了花城昆明独有的气息,让我愈加的兴奋。哈,云南——我来了!
我们一行23人走出飞机场,负责接待我们的导游迎面走来。上了旅游车,导游告诉我们他姓熊,叫他小熊就成。小熊是个地地道道的昆明人,二十出头的光景,皮肤黝黑,年轻帅气。一阵寒暄后,他向我滔滔不绝的讲起云南以及它的省会昆明的概况来。
云南,简称滇。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邻广西壮族自族区及贵州省,北邻四川省,西北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毗邻。面积: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八位。人口4200万。在这4200万人口中,有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竟然多达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小熊说到这儿,车厢内一片哗然。看到大家万分惊讶的样子,小熊告诉我们,云南的民族总共26个!最多的就是彝族了,有400多万,而我们汉族到了云南倒变成真正的“少数民族”了呢。
而说到的云南省会昆明,不得不提的便是这里宜人的气候,昆明得到上天的恩赐,成了一座升腾于高山,悬挂在太阳与彩云下的花园,使其平均温度始终保持在10℃~20℃之间,这正如诗中所说的:“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我想,常常能得到春天眷顾的地方,必有天真烂漫的气质吧。
吃完中饭,我们驱车前往昆明市中心,观赏颇有盛名的金马碧鸡坊。到了目的地,只见周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笔直的马路旁一家家小店鳞次栉比,有卖普洱茶的,有卖过桥米线的,有卖各类新鲜蔬果的,也有卖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花朵的,无不透露着云南当地的风情。我们一边饶有兴趣的看着沿路上的小店,一边向金马碧鸡广场走去。
走了几百米,远处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就映入我的眼帘,中间的牌匾赫然写着两个金色大字:“碧鸡”,在它的不远处矗立着一座与它相仿的的牌坊,想必那便是金马坊了。这两座牌坊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这两座牌坊下分别埋着一座玉鸡和一匹金马,因此而得名。金马壁鸡坊历史悠久,民族特色突出,气势恢宏,当之无愧的被誉为昆明的象征。
导游告诉我们,金马碧鸡坊的独特之处,在于每隔60年,便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每六十年的秋分,太阳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在两座牌坊之间形成一条笔直的细线——这就是“金碧交辉”。只可惜我们这次没有那么好运,没法亲眼一睹金碧交辉的神奇景观,不过古代云南人民把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高度智慧还是深深的震撼了我。阳光照射下的金马碧鸡坊熠熠生辉,它散发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魅力,更是那无法泯灭的智慧之光!
参观完金马碧鸡坊,我们赶到下一个景点——滇池。这本是这次旅游范围之外的景点,可在所有人的强烈要求下,导游同意了我们的请求。我也和大家一样:金马碧鸡坊也许知道的人不算太多,但滇池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不去,这次云南之行岂不是抱憾而归了?!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形似弦月,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早就听说那里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有“高原明珠”之称。
然而,来到滇池,眼前的情景让我有些失望。远处的山峦倒映在大片大片泛着青绿色蓝藻的臭烘烘的湖水中,隐隐绰绰,完全失去原来的美感,码头上的游船也早就已经消声匿迹,取代而之的是打捞蓝藻的小船。漫步在滇池旁边的堤岸,湖水滔滔翻滚着,那样深沉碧绿的绿色,像绿油漆一般的绿色。我的心情很复杂。曾经记得有首歌叫《滇池圆舞曲》,郭沫若作的词,那样缥缈美丽的意境,那样圣洁清纯的滇池!倘若郭沫若先生在世,看到如今这般的滇池,还能写出美妙的滇池圆舞曲吗?不知在我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圣洁的湖泊,何时才能再现?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美丽的昆明旅游。我们一到达昆明,放好行李,便直奔我们昆明旅游的第一站——昆明石林。
刚到昆明石林门口,妈妈就毛遂自荐担任我们的'“导游”,因为她以前来过这里。一边走妈妈一边说,石林里的石头是“飞”来的,我听后,便好奇地说:“不可能!石头怎么可能自己飞来呢?”,爸爸在一旁忍不住解释道:“几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海底上升变成现在的地面,海底的山脉成为了石林里的石头,再经历几亿年的风吹雨打便形成了如今美丽的奇观。
走进石林,先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石林”两个大字。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石头所组成的既奇特又美丽的景色。在“石林”这块石头的后面站着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阿斯玛”,这是由几块石头组成的,她那悲惨的传说使许多人泪流满面。此时,她似乎在欢迎人们的到来又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的故事。在石林里,有几块大石头组成的图案被称为“飞来峰”,听说那是一个晚上,从天上落下了一块大石头,第二天,人们发现了这块石头,便把它称为“飞来峰”。在快要走出石林的时候,有几块石头吸引住了我,仔细一看,好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教育一个淘气的小孩。这时,妈妈见我看得入了迷,便问道:“晴晴,你联想到了什么?”,我一边看着这个石头一边说:“好像是因为小孩子贪玩,被老爷爷批评了”。妈妈说这块石头叫“老人与孩子”。慢慢地我们走出了石林。
大自然的鬼釜神工创造了美丽神奇的昆明石林,我被它深深地迷住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